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 原名蕺菜,早在一千年前,唐代苏颂说它:"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肥大,茎紫红色,叶有腥气,俗称:鱼腥草。"
【鱼腥草】故鱼腥草是以气味得名
蔬菜却有着鲜鱼的气味?是的,你没闻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鱼腥草。鱼腥草又名折耳根,也称蕺菜,它能散发出类似鱼腥的气味,因此而得“鱼腥草”之名。 其实,鱼腥草之腥在五味中列为辛,很多名药如当归肉桂都有此味,用他们炖肉,肉味儿会变得辛香。
在西南地区,很多人把鱼腥草作为蔬菜食用,那入口的感觉如鱼般鲜美,但又比鱼多了几份脆爽,真是每餐无此菜不欢。但是也有些人光闻着那奇特的气味就远远地躲开。不论其味道如何,在中医看来鱼腥草确实是一味清解肺热的好药材。 鱼腥草也如此,阴干后加水煎汁,芳香而稍涩,是让舌尖喜欢的味道,对胃也无刺激性。《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某方甚至用它治湿热型胃肠炎。
说起肺热,最先想到的就是广大烟民同志了,咳嗽痰黄,口苦咽干,胸中总有一种燥热的感觉。所以,烟民们不妨平时多吃一些鱼腥草,用葱蒜和着香油、酱油凉拌而成小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味辛,还寒能清热,又能清肺热。
以前,鱼腥草清肺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痈。《本草经疏》称其“治肺痈有神”。中医所说的肺痈大致相当于西医所谓的肺脓肿,主要表现有咳嗽、胸痛、发热、咳痰腥臭或兼有脓血等症状。现代研究证明,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是天然的抗生素。并且鱼腥草还有调节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常常被用来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患。 从古代起,遇到发热、咳嗽、胸痛、咯血,咳出之痰多且臭这类肺系疾病时,鱼腥草便是治疗的要药。民间典籍对其相当青睐。
1、治肺脓肿,多发性疖肿:
臭牡丹全草,鱼腥草。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肺脓肿具有发热、咳嗽、胸痛等表现。臭牡丹祛风解毒、消肿止痛。
2、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
鱼腥草、厚朴、连翘,研末,桑枝,煎水冲服药末。(来自《江西草药》)
厚朴,与鱼腥草一样有辛味儿,但却与鱼腥草之寒相反为温性,并苦能燥湿与破坚。是燥湿消痰,除胃脘痞满等的良药,具下气之效。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桑枝养津液,治喘嗽逆气。四药共治病症。
3、治肺病咳嗽盗汗:
折耳根叶,猪肚一个。将折耳根叶置肚内炖汤服。每日一剂,连用三剂。(来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4、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
用鱼腥草,甘草,车前草,水煎服。
车前草与鱼腥草均有清热消痰利尿之功。
5、治慢性鼻窦炎:
鲜鱼腥草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鱼腥草,加水煎汤服。(来自《陕西草药》)
用鱼腥草治胃肠疾患也颇有疗效。由于它还有利尿作用,故又可治尿路感染等。
6、治肠胃炎:
一年蓬,鱼腥草、龙芽草。水煎,冲蜜糖服,早晚各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一年蓬可解毒止血。鱼腥草和龙芽草均有治肠胃炎之功。共治病症。
7、治痔疮:
鱼腥草,煎汤用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熏洗,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滇南本草》)
8、治热淋、白浊、白带:
鱼腥草。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以上所载鱼腥草之治病只是选方,《现代实用中药》所载鱼腥草之用更有特色:"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
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功效多而佳。
提醒提醒:
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