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种植分布于世界5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 在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的西安异美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设备对猕猴桃进行分拣。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其中,中国、意大利、新西兰为全球猕猴桃产量排行前三。 日前,在陕西省眉县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首次发布了猕猴桃产业指数。该指数体系包括猕猴桃价格指数、品牌影响力指数、产业发展指数以及流通指数四个分项指数。业内认为,这是我国猕猴桃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有利于推进猕猴桃产业标准化。
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猕猴桃生产大国了。 猕猴桃原产我国,后被引入新西兰。当前,我国猕猴桃虽然在栽种面积和总产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与新西兰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我国猕猴桃产业面临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管理技术参差不齐,树龄老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同时,部分果农一味追求产量,果品品质差异较大、商品率不高,整体品质不如新西兰猕猴桃。”眉县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屈学农说。
产业发展飞速
1 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提升猕猴桃品质已经成为广大果农和果业企业的共识。“眉县猕猴桃产业规模大,但如果以农民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生产过程的不统一会影响果品质量的一致性。”据金桥果业董事长任建设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企业在成立初期就致力于基地建设,探索果园全程托管服务,统一生产标准、物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提升果品质量的稳定性。陕西齐峰果业董事长齐峰说,近年来,公司与旗下9家子公司形成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小农户提供全托管、半托管、大果园农场托管3种托管模式。同时,实行“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模式,绑定利益联结机制。
经历了4个发展期 “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于当前主要是以鲜果市场为主,深加工市场相对薄弱,发展猕猴桃深加工是提升产业效益的关键。”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培训与科技服务中心主任马天有认为,猕猴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要加强猕猴桃基础科学研究,进一步发现猕猴桃新的功能因子,明确作用机理,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开发高品质猕猴桃功能性食品。
虽然我国是猕猴桃原产地,但实际上真正进入人工栽培的时间并不长。 陕西约占全国猕猴桃产量的一半。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魏延安介绍,在做优鲜果的同时,陕西省围绕延长猕猴桃产业链,在前生产阶段不断加大猕猴桃机械装备、优质花粉等系列产品研发,在后整理阶段进一步提升果品分选、储藏能力,加大即食型猕猴桃供应,积极培养果农网红,加快猕猴桃电子商务发展,同时推动猕猴桃果干、果酒等深加工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推动猕猴桃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从开始人工种植到现在的短短50多年,猕猴桃产业已经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常务副会长乔彬表示,要以猕猴桃产业指数发布为契机,加快发展方式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生产、消费双向稳定。猕猴桃主产区既要充分发挥生态原产地优势和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在提高产品品质上持续发力;又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产销对接上持续发力,推动产业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设猕猴桃标准化引领区。(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初步开发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
国内开始对猕猴桃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种植,开展了一些试点示范,同步进行的是,从新西兰引种了一些品种。
这一时期中国猕猴桃的品种得到了初步改良,种植规模和产量开始有所增加,但市场和技术上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快速增长阶段(90年代):
中国猕猴桃种植规模和产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爆发式增长。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猕猴桃产业的支持力度,科技创新不断推进,新品种不断推出,同时市场需求也持续增加。
缓慢增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7年):
在这个阶段,猕猴桃进入了缓慢发展期,十年的时间种植面积仅从60万亩增长至90万亩。
高速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到2008年,中国又再次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同步增长,并在最近几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国。
到这时,猕猴桃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
2
产业现状
进入高速发展期的猕猴桃产业,各项数据都很亮眼。
2021年,中国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了19.9万公顷,产量为238.07万吨。
主要种植地区包括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湖南、甘肃、云南、山西、山东等省份。
其中排名前五的主产省份猕猴桃种植面积就占据了全国的82.1%。
猕猴桃自然分布跨度大,从热带到温带都有它的身影。
最新的猕猴桃属分类共有75个分类群,其中包含54个种和21个变种,在这54个种中,以我国为特有或中心的就有52种。
可以说是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了。
3
发展劲头
值得猕猴桃从业者骄傲的是,在短短几十年里,我国的猕猴桃产业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生产规模大:
随着国内猕猴桃进入高速发展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2021年的238万吨产量,占据了全球猕猴桃总产量的53%以上。
产业链完整:
猕猴桃产业链已经逐渐完整,包括种苗生产、猕猴桃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同时,相关企业和机构还在积极探索猕猴桃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发展。
技术水平提高:
在各个环节的多方努力下,猕猴桃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包括品种选育、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此外,还有一些新技术得到应用,如大棚栽培、无土栽培、生物有机肥等,甚至一些AI智能技术也逐渐出现在猕猴桃生产中了,这些无一不是在提高猕猴桃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品牌建设加速:
中国的一些知名猕猴桃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如贵长猕猴桃、翠香猕猴桃等。同时,一些大型企业也在加速品牌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猕猴桃产品和服务。
4
问题瓶颈明显
虽然猕猴桃产业发展迅猛,但提到国产猕猴桃,很多消费者都没什么信心。
前两年,甚至受到了冲击,价格下跌、滞销、损失等。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猕猴桃产业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小规模分散经营。
以小农种植为主,猕猴桃的生产多是0.2~0.33公顷的种植面积,缺乏统一的生产基地和规范的生产流程,生产效率较低。
其次是市场营销不足。
由于猕猴桃产业分散,龙头效应弱,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缺乏整合,难以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这就导致国产猕猴桃大多以品种或区域来打造品牌效应,很难像新西兰佳沃那样做出强品牌的猕猴桃单品。
然后是质量不稳定。
猕猴桃的品质稳定性较差,易受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再加上种植技术参差不齐,没有完善的产业标准,因此猕猴桃的质量不稳定。
好不好吃全靠运气,极大地挫伤了消费者的热情和信心。
新西兰佳沃奇异果标准同样且风味稳定
最后是运输和保鲜技术不足。
猕猴桃是一种后熟型易腐烂的水果,需要进行冷藏和保鲜处理才能保持新鲜度和口感,但目前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保鲜效果较差,容易导致运输损失。
总的来说,国产猕猴桃几十年的发展,成绩与问题并存,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伴随着政策的倾斜和行业的各方努力,相信未来的猕猴桃有望与发达国家缩短差距,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