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河滩里碰到一种豆科植物,形态比较特别,蝶形花形成伞形花序,花朵黄色,叶为羽状复叶有5小叶,其中3小叶顶生,2片小叶在叶柄基部生长,经过仔细查阅《中国植物志》得知,它叫百脉根。今天我就谈谈这种植物的一些情况。 百脉根

一,百脉根的植物学特点 来源产地
1,名称和分类地位 豆科百
脉根属植物百脉根
2,分布和生长环境 ,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挖根,洗净,晒干。生于海拔2300-3400m的冷杉和高山栎混交林或山坡草地、田间湿润处。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别名柏脉根、牛角花、都草、黄金花、五叶草、鸟距草。
百脉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及以南部分省区;通常生长在山谷、山坡、河滩、草丛中、田野。 性味功效
3,识别要点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一是为多年生低矮草本,高度在50公分以下,主根褐色;茎丛生,有分枝。 辛,平。清热解毒,止咳平喘。
二是羽状复叶有小叶5,其中3片顶生,2片生长在叶柄近基部,小叶近无柄。 用于风热咳嗽,咽炎,扁桃体炎
三是3-7朵花排成伞形花序,花冠蝶形,黄色或金黄色,5-7月开花; ,胃中痞满疼痛;外用治湿疹,疮疖,痔疮。
荚果细圆柱状,长3公分左右,嫩时紫绿色,8-9月果实成熟。 《中药大辞典》
二,百脉根的主要用途 味甘苦,微寒,无毒。下气,止渴,去热
第一,是优良饲料植物,百脉根的茎细叶多,柔软多汁,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具有较高营养价值,适口性好,各类家禽家畜喜食,是很好的饲料植物。 ,除虚劳,补不足
第二,百脉根的根部有根瘤菌,有改良土壤的功能,是果园生草和绿肥植物之一。 。
第三,它的全草可药用,其味甘、苦,性微寒,具有补虚、清热、止咳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中华本草》
第四,是很好的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百脉根具有多年生、无明显主茎、多分枝、低矮、耐踩踏等特点,并且叶形秀美,叶色翠绿,花黄醒目,花期长,花量大,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于在景观设计、道路两旁绿化、开旷地被植物栽培中应用。 甘;苦;微寒。
补虚;清热;止渴。主虚劳;阴虚发热
;口渴
【归经】
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加冰片少许,捣烂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