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被糙毛或长硬毛。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两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舌状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圆形,先端2-3齿裂或全缘,上面被短毛,下面被长柔毛。管状花黄色或橙色,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上面被黄褐色密茸毛。雌花瘦果倒卵圆形,管状花瘦果倒卵状楔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百日草原产墨西哥,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有单瓣、重瓣、卷叶、皱叶和各种不同颜色的园艺品种。
百日草形态特征
百日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100厘米,被糙毛或长硬毛。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基部稍心形抱茎,两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基出三脉。
头状花序径5-6.5厘米,单生枝端,无中空肥厚的花序梗。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外层长约5毫米,内层长约10毫米,边缘黑色。托片上端有延伸的附片;附片紫红色,流苏状三角形。舌状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圆形,先端2-3齿裂或全缘,上面被短毛,下面被长柔毛。管状花黄色或橙色,长7-8毫米,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上面被黄褐色密茸毛。
雌花瘦果倒卵圆形,长6-7毫米,宽4-5毫米,扁平,腹面正中和两侧边缘各有1棱,顶端截形,基部狭窄,被密毛;管状花瘦果倒卵状楔形,长7-8毫米,宽3.5-4毫米,极扁,被疏毛,顶端有短齿。
有单瓣、重瓣、卷叶、皱叶和各种不同颜色的园艺品种。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百日草产地生境
原产墨西哥,著名的观赏植物,在中国各地栽培很广,有时成为野生。在云南(西双版纳、蒙自等)、四川西南部有引种。
百日草生长习性
喜温暖、不耐寒、喜阳光、怕酷暑、性强健、耐干旱、耐瘠薄、忌连作。根深茎硬不易倒伏。宜在肥沃深土层土壤中生长。生长期适温15-30°C。
百日草繁殖方法
种子
播种前,土壤和种子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生长期出现病虫害。播种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均可,种子消毒用1%高锰酸钾液浸种30分钟,基质用腐叶土2份、河沙1份、泥炭2份、珍珠岩2份混合配制而成,可用0.05%高锰酸钾或1000倍甲醛消毒,土壤可采用高温熏蒸法,杀死其中的病菌、害虫及草种。播前基质湿润后点播,百日草为嫌光性花种,播种后须覆盖一层蛭石。在21-23℃温度时,3-5天即可发芽,发芽期不需要光照,发芽后苗床保持50%-60%的含水量,不能太湿,以免烂根或发生猝倒病。
百日草的种子寿命为3年,发芽率为60%左右,尽量选择上一年饱满种子,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可根据开花时间确定播种日期,从播种到开花约须75-90天。种子可点播或撤播,需覆1厘米左右薄土,播后浇水,播种5-10天后发芽,幼苗长出2片叶、高5-8厘米时移植一次。从定植到开花因品种不同需45-60天,生长适温为15-30℃,除幼苗需遮光避雨外,均需充足阳光。定植上盆可用腐殖土3份、锯木屑1份、河沙1份搅均匀。
扦插
扦插育苗不如播种苗整齐,可选择长10厘米侧芽进行扦插,一般5-7天生根,以后栽培管理与播种一样,30-45天后即可出圃。
百日草主要价值
园林
百日草花大色艳,开花旱,花期长,株型美观,可按高矮分别用于花坛、花境、花带。也常用于盆栽。
药用
【彝药】罗波施巴:全草治上感发热,口腔炎,风火牙痛《滇药录》。落波师粑:全株治痢疾,淋症,乳头痈,感冒发热,口腔炎,风火牙痛《滇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