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慈姑别名:山慈姑、老鸦头、棉花包、毛地梨、光菇、山蛋。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及伊犁郁金香的鳞茎。春、秋、冬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或鲜用。有解毒散结、行血化瘀等作用。
光慈姑形态特征
光慈姑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形,直径1.5-2.5cm,外层皮纸质,内面密被长柔毛。茎长10-25cm,通常不分枝,无毛。叶2枚,长条形,长10-25cm,宽5-9mm,两面无毛。花单朵顶生;靠近花基部具2枚对生(少3枚轮生)的苞片,苞片狭条形,长2-3cm;花被片6,狭圆状披针形,长20-30mm,宽4-7mm,白色,背面有紫红色纵条纹;雄蕊3长3短,花丝无毛,中部稍扩大,向两端逐渐变窄或从基部向上逐渐变窄;子房长椭圆形,花柱长约4mm。蒴果近球形,有长喙,长5-7mm。花期3-4月,果期4-5月。
光慈姑功效作用
光慈菇又名老鸦头、毛地梨,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生于山野,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每年春、秋、冬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甘,有毒,具有散结、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瘀滞等症。
光慈姑地理分布
国内
分布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国外
日本、朝鲜、印度、缅甸以及大洋洲、非洲都有分布。
光慈姑生长习性
本种适应性较大,既喜阴湿,又需阳光充足之地,以海拔几十米至2000米的高山地区都能生长,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
光慈姑临床运用
1.治疗甲状腺肿
对各种类型的甲状腺肿,均有一定效果。制剂用量各地不尽相同,观察对象亦有差异。
2.治疗百日咳
取鲜光慈菇或果实3-5钱(3-5岁小儿用量),加冰糖3钱炖服。日服1剂,治疗50余例均痊愈。另有用光慈菇果(切片)3-5钱,加水400ml,冰糖适量炖服,每日2次,用于镇咳有良好效果。观察78例咳嗽患者,痊愈69例,好转7例,无效2例。一般服药1-2天即可奏效,顽固性干咳可连服4天。对炎症明显的咳嗽患者,宜酌情加用抗感染药。
3.治疗食道癌、胃癌
取光慈菇10两,以62度白酒浸泡。日服浸液50-100ml。分数次服。治疗食道癌及其他消化系统癌症28例,用药后18例自觉症状基本好转,其余亦明显好转。个别服药酒后,发观对肝脏有不良影响。又报道以光慈菇针剂治疗食道癌、胃癌23例,对控制症状、改善病情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