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树属于桑科,为榕属落叶灌木,属亚热带落叶小乔木。长期生长于热带和温带。无花果生长势强,并有多次生长习性,幼树新梢及徒长枝当年生长量可达2m以上;萌芽力、发枝力都较弱,骨干枝生长明显,其上潜伏芽较多,且寿命很长,可达数十年。无花果耐旱、耐荫、耐盐碱,具有速生、早果、丰产的优点。
无花果树形态特征
无花果,干皮灰褐色,平滑或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托叶包被幼芽,托叶脱落后在枝上留有极为明显的环状托叶痕。单叶互生,厚膜质,宽卵形或近球形,长10~20cm,3~5掌状深裂,少有不裂,边缘有波状齿,上面粗糙,下面有短毛。雄花生于瘿花序托内面的上半部,雄蕊3;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聚花果梨形,熟时黑紫色;瘦果卵形,淡棕黄色。花期4—5月, 果自6月中旬至10月均可成花结果。很多人以为是一年两次成熟,其实是一年的6月至10月都产果, 因质量不同而区分夏秋两种果实。
无花果树分布范围
原产地中海沿岸。分布于土耳其至阿富汗。我国唐代即从波斯传入,现南北均有栽培,新疆南部尤多。除东北、西藏和青海外,中国其他省(区)均有无花果分布。以长江流域和华北沿海地带栽植较多,北京以南的内陆地区仅见有零星栽培。中国的主要分布地区为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新疆、山东、贵州等地。
无花果树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无花果含糖量达15%~20%, 且含有维生素A、C等养分, 具有生津、开胃、止泻痢等功能, 是维吾尔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药材。无花果是稀有的果品, 果实甘美可口, 营养丰富, 它不仅含糖量高, 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 有较大的药用价值。中医学上用果干入药, 能开胃止泻, 主治咽喉痛。维吾尔民族医生用它作滋补强壮、软坚化结、健脾胃、助消化、疗痔疮、祛风湿的药物, 效果良好。无花果树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观赏与环境保护树种。它的树冠大、枝叶茂盛, 铁杆银茎美观大方, 并散发出清郁的芳香, 沁人心脾。枝叶可以吸收空气中的苯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有利于环境保护。
园林价值
叶片宽大,果实奇特,夏秋果实累累,是优良的庭院绿化和经济树种。
无花果又是一种防污抗污的环境保护树种,能抵御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硝酸雾、苯、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污染。它叶片大,具有良好的吸尘效果。因此无花果是城市、机关、学校、医院及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无花果树繁殖方法
无花果的繁殖方式有多种,但一般多采用扦插繁殖,一年内多个月份都可扦插,成活率高。
扦插育苗技术要点:选地要选用无盐碱的土壤。它虽抗盐碱,但含盐碱稍高,扦插期易受害而致死亡,应以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为好。
采插条
应在秋季落叶后树液停止流动时采集,如春季采插条则要在发芽前进行。采母树地面或母树主干下部的萌发枝作插条,为保障贮存质量,插条在存放前应放在清水中浸泡3天左右,捞取后按一层插条一层细沙,浇适量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扦插
用粗度适宜、剪口平整无毛茬、无劈裂,长度在20厘米左右的插条进行扦插。要因地适宜先将地整细、施肥做床,一般床宽50厘米,床高33厘米左右,或做35厘米的小垅,垅距35厘米左右,随做垅,随扦插,随浇水,扦插深度17—18厘米。扦插时间应掌握在当地能愈合生根期前3天左右,此时扦插可减少外界不良气候的影响,其愈合生长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