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蔷薇科李属植物。杏树花单生,先于叶开放;花梗短,被短柔毛;花萼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果实球形,稀倒卵形,白色、黄色至黄红色,常具红晕,微被短柔毛;果肉多汁,成熟时不开裂。花期3-4月,果期6-7月。杏树为阳性树种,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风,寿命较长,可达百年以上,为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杏树适应性强,成年杏树的皮较厚、根入土深,可耐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中国各地多有栽培。
杏树形态特征
杏树是乔木,高5-8(12)米;树冠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多年生枝浅褐色,皮孔大而横生,一年生枝浅红褐色,有光泽,无毛,具多数小皮孔。
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5-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叶边有圆钝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间具柔毛;叶柄长2-3.5厘米,无毛,基部常具1-6腺体。
花单生,直径2-3厘米,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1-3毫米,被短柔毛;花萼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后反折;花瓣圆形至倒卵形,白色或带红色,具短爪;雄蕊约20-45,稍短于花瓣;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稍长或几与雄蕊等长,下部具柔毛。
果实球形,稀倒卵形,直径约2.5厘米以上,白色、黄色至黄红色,常具红晕,微被短柔毛;果肉多汁,成熟时不开裂;核卵形或椭圆形,两侧扁平,顶端圆钝,基部对称,稀不对称,表面稍粗糙或平滑,腹稜较圆,常稍钝,背稜较直,腹面具龙骨状稜;种仁味苦或甜。花期3-4月,果期6-7月。2n=16。
杏树生长习性
杏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风,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为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
杏树地理分布
杏树产中国各地,多数为栽培,尤以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种植较多,少数地区逸为野生,在新疆伊犁一带野生成纯林或与新疆野苹果林混生,海拔可达3000米。世界各地也均有栽培。
据考证,杏树原产于中国新疆,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
杏主要价值
园林用途
杏树早春开花,先花后叶;可与苍松、翠柏配植于池旁湖畔或植于山石崖边、庭院堂前,极具观赏性。
食用价值
杏是常见水果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杏子可制成杏脯,杏酱等;杏仁主要用来榨油,也可制成食品,还有药用,有止咳,润肠之功效;杏木质地坚硬,是做家具的好材料;杏树枝条可作燃料;杏叶可做饲料。
药用价值
《本草蒙筌》:主堕胎。
《本草纲目》:治食杏仁多,致迷乱将死,杏树根切碎,煎汤服,即解。
杏主要品种
北京水晶杏、河北大香白杏、甘肃金妈妈杏、山东历城大峪杏、青岛少山红杏、山西永济红梅杏、兰州大接杏、大扁杏、张公园杏、沙金红杏、山杏、垂枝杏、新跃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