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的经由长期人工栽培的杂交种花卉,基本上由紫斑牡丹与稷山牡丹杂交而成,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
牡丹知识
清朝时曾将牡丹定为国花,中华民国定国花为梅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制定国花。1990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花卉协会举行了一次国花评选,结论是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花作为辅助。但这一结论只止于协会的公告,并未进入任何立法程序。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仍没有法定的国花。2007年3月,62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签名,希望能在三月全国两会时确定梅花、牡丹为中国双国花,但最终未能如愿。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布《征求牡丹为中国国花意见的通知》,并在其官网发布《投票:我心中的国花》,面向公众开放网络投票通道,征求社会对推荐牡丹为中国国花的意见。
形态特征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地理分布
中国牡丹资源特别丰富,根据中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专组人员调查,中国滇、黔、川、藏、新、青、甘、宁、陕、桂、湘、粤、晋、豫、鲁、闽、皖、赣、苏、浙、沪、冀、内蒙古、京、津、黑、辽、吉、海、南、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种植。大体分野生种、半野生种及园艺栽培种几种类型。
盆栽技术
光照
牡丹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花大色艳、富贵端庄,有花中之王和国色天香的美称,一直以来备受我们国人的喜欢,牡丹花在养处的过程中需要地栽,不太适合于盆栽,春节前后我们会看到盆栽的年销的牡丹花,但是这种花是属于催花的状态。
牡丹花是很难在盆中长时间栽培并且生长良好的,所以在栽植牡丹花的时候要选择一处阳光充足的环境,一般来说在东南向比较理想,而且需要光照比较足同时又怕暴晒,所以最好有一些高大树木进行光线遮挡,比如说我们俗称的花阴凉的环境才能长得比较理想。
温度
牡丹花比较耐寒害怕高温,进入到25度以上就进入了休眠状态,冬季在绝大多数地区可以安全越冬,有记录说是可以耐到零下30多度的低温。
土壤
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排水比较良好,土层深厚的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比如我们洛阳和菏泽的牡丹都是在黄河护道上进行栽培。
水肥
对于牡丹的水肥管理,要做好两次水的管护,一是入冬前灌一次越冬水,二是开春后浇一次返青水,还有在开花前开花后,落叶后分别施一次肥,对来年的开花有很大帮助。
修剪
牡丹花在养护的时候需要做好修剪工作,及时地把残花剪掉并且把底部小的萌芽清理掉,促使它的壮枝着花,不要让它的小枝长的过于纷乱,就是这些养护的措施,但是想养好牡丹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
植物文化
牡丹花开时节,繁花似锦,灿烂辉煌。在大唐盛世,全国上下无不为之倾倒,牡丹花季成了首都长安的狂欢节。唐代诗人刘禹锡不禁赞誉:“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以后李正封又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名句,更有皮日休写牡丹的好诗:“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春”。北宋昭文馆大学士韩瑜的牡丹诗中,又以“国艳”嘉誉牡丹。牡丹不畏权贵和恶势力,倍受称赞,认为她“不特芳资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作为“富贵花”,牡丹并不娇嫩脆弱,她原来生长在莽莽群山中,近代因为森林面积日渐缩小,滥挖药材,以至野牡丹只能在悬崖峭壁中顽强生长。
花语
花型宽厚,被称为百花之王,有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之意。
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
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守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