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季节
菊芋生长期长,华北地区一般于3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旬收获。在长江以南,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植,11月中下旬打霜时地上部分枯死后收获。由于收获时很难将块茎收获干净,往往部分块茎残留于土壤中,翌年春天又萌发生长。因此,菊芋可连年种植,但最好每年换茬,最多连作4~5年。我国各地,一般都是零星空地进行种植。
(2)繁殖方法
生产上采用无性繁殖,用30克左右的块茎繁殖,一般整薯栽种,也可切块繁殖。匍匐茎也可以用来繁殖。大规模良种菊芋扩繁,可采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该技术采用菊芋植物的一叶一芽,一般经15天至25天的培育可以成苗,能保证菊芋良种的遗传性状,菊芋根系发达,生长迅速,产量高和抗性强,节省了大量的菊芋种茎。
(3)整地施肥
菊芋虽生活力极强,但创造良好的条件,则生长发育更好、产量更高。一般深耕30厘米,深翻时可每亩施用厩肥5000千克,70%撒施,30%播种时集中沟施;另施硫酸钾15千克。做成宽1~1.2米的平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雨水较多,应起垄或做高畦,要求雨后畦面沟中无积水,防止根系及块茎腐烂。
(4)播种
将准备好的种块随用随从土中掘起,在空气中不要超过两天,从土壤中掘出块茎后,应进行选种,将过大、损伤和腐烂的除去,选择块茎完整、大小均匀、每块重量在30克左右的块茎作种,每亩用种80~100千克,如块茎不足时,也可选大块茎切成所需大小作种。以50~60厘米见方点播为好,每穴放块茎1块,小的块茎也可放两块。播种深度7~10厘米,播后覆土平穴。第一年播种以后3~4年内可不再播,每年收获后残留块茎所出的苗足够翌年使用,但应在缺苗处进行补苗,稠密处间苗,使苗全、苗匀,以保证一定产量。人工大面积栽培最好每年重新播种。
(5)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培土摘心播种后约30天出苗,以后根据杂草及土壤情况中耕,结合除草培土。菊芋茎秆过高,一般当植株长到.60厘米时要摘心,防止徒长。秋季要见花就摘,以便集中养分,促进块茎膨大和充实。
②灌溉菊芋的幼苗期、现蕾期及开花期为灌溉的关键时期。苗期干旱,植株生长缓慢,必须灌水,促进幼苗的生长。菊芋在现蕾开花期,发生大量地下茎,地上部同化产物向下累积,此时也不能缺水。
③追肥除基肥外,生长期一般追肥两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每亩施尿素10千克左右,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多发枝叶。第二次于8月上中旬,即植株现蕾前施钾肥一次,每亩施复合肥或硫酸钾10~15千克,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倒、抗旱、抗寒能力,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下块茎的运输。
(6)采收与贮运
①采收菊芋的收获期依栽培的目的而定,以青贮为主者在重霜前收获,茎叶产量高、品质好。以收块茎(彩图12)为目的的在重霜后采收。延迟收获对块茎增产效果显著,但茎叶产量显著下降。若不割青饲料,待茎叶完全枯后掘取,每亩可掘取块茎2000千克左右。菊芋地.上茎的下部已经木质化,不宜饲用,收获茎叶时,应距地面15厘米处用镰刀收割。收获块茎时应用镢头或铁锨挖出,注意不要损伤块茎,随用随取,不急用的以就地贮存为好。
②分级所采收的球茎应该在具本种典型特征、无明显损伤、能够正常萌发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块茎的重量为60克左右;二级块茎的重量为50克左右;三级块茎的重量为40克左右。相同等级的块茎重量之差,不宜超过2克。
③包装分可先将相同等级的菊芋球茎贮于塑料屉箱中,待上市前再进行分装。届时可用具孔衬膜的牛皮纸袋作为内包装;使用标有品名的麻袋作为外包装。
④保鲜可以将块茎置于相对湿度为35%~40%,温度为2~4°C的环境中进行沙藏。通常能够存放14~16周而不致影响以后种植。
⑤运输菊芋的运输可采用汽运或铁路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应将菊芋用苦布盖好,以免失水过多。铁路运输最好选用通风的车皮装载。若选择船运,应将菊芋置于通风良好、低温的状态下,海运时间最好不超过30天。
(7)冬季贮藏
第二年春季用菊芋,可以在秋后把菊芋杆割去,不收菊芋块茎,但第二年春季要尽可能早些取出,否则发芽很快(地温2°C即开始萌发),影响菊芋质量。也可在秋季挖--浅窖,把菊芋放入,随即撒上沙土,保持湿度和足够的通气,然后四周盖上5厘米厚的土,不要让菊芋暴露出来。大量贮藏时,可用草把作几个通气孔。菊芋在0°C以下即开始冬眠,冬季贮藏期间怕热不怕冷,最适贮存温度为0°C左右,降至一20~-10°C还不致冻坏,但不能超过5°C,高温不利于块茎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