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西南吃货们对于凉拌折耳根(鱼腥草)的执着。其植株破碎后的刺鼻腥臭味,会使很多人产生抗拒心理。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味道,它还被网友们评选为最难吃蔬菜之一。 夏天时节,清清的食欲不是很好,吃不下饭,偶尔会做道“凉拌鱼腥草”当晚饭,但是清清的妈妈却认为只是在慢性自杀!原因是鱼腥草属于中药材,含有马兜铃酸,吃多了容易致癌!清清很疑惑,一道普普通通的凉菜竟然也有致癌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的。

其实鱼腥草还是一味中药呢!今天就让头条君来介绍一下吧!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
拼音 鱼腥草,南方一些地区将其称为折耳根,经常用它做菜肴。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它味辛,性寒凉,归肺经,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Yúxīngcǎo 由于鱼腥草可以药食两用,而且吃法也很多,既可以生的直接吃也可以煮熟了吃,凉拌、炖肉、煮粥、熬汤、炒菜、泡茶均可,所以备受大众的喜爱。
英文名 而随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会致癌的说法出现,让很多喜爱鱼腥草的人,很是烦恼,不知如何是好,难道鱼腥草就真的不能吃了吗?
HERBA HOUTTUYNIAE 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
别名 《科学转化医学》曾刊登了一篇主题为“草药的黑暗面” 的论文,引起了热议。
岑草 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
(《吴越春秋》), 大部分马兜铃科的中草药都含有一种叫做马兜铃酸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不管摄入剂量的大小,都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引发(肝部)癌症。
蕺 因为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会被还原为马兜铃内酰胺,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并蓄积于细胞质内发挥毒性作用;而另外一部分则可以跟人类的DNA形成加合物,使RAS基因和p53基因发生突变,诱发癌症。
(《别录》), 而且,专家还表示:这种诱变剂导致的DNA损伤是没有所谓安全门槛的。只要摄入,就有几率,拼的就是概率,而
葅菜 摄入越多,几率越大。
(《唐本草》), 如果患者摄入马兜铃酸草药20年后,在活检时仍能找到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
蕺菜 根据数据显示: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全世界共有600多种,其中中国的中药常用65种。
(孟诜), 说回鱼腥草,它并不属于马兜铃科,也不含马兜铃酸,但它却含有马兜铃酸的代谢物马兜铃酰胺,这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紫背鱼腥草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风险监测与评估研究室副主任李耘表示:鱼腥草当中确实含有马兜铃内酰胺,但是注意,它可以分为马兜铃内酰胺-A-I、马兜铃内酰胺A-II,有一定肾毒性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仅仅是前者,但鱼腥草未见含有马兜铃内酰胺-I报道。所以,直接认定“鱼腥草致癌”的逻辑推论不够严谨,结论有失慎重。
(《履巉岩本草》), 此外,关于鱼腥草致癌的谣言登上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网页。
紫蕺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吃,鱼腥草有很多的妙用,只要注意食用方法就行。
(《救急易方》), 鱼腥草的妙用
葅子 消炎
(《纲目》), 人体内发生炎症,在血液检查后发现有白血球升高,说明就是发炎,这时就可以通过鱼腥草来调理,甚至有时候都不需要等到血液发生指标变化,只要察觉体内有湿热,就可以吃点鱼腥草帮助祛除炎症。
臭猪巢 临床实践证明,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疗效。
(《医林纂要》), 抗菌
侧耳根 《中药大辞典》当中有记载,鱼腥草当中一种叫鱼腥草素的成分,体外试验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遵义府志》), 利尿除湿
猪鼻孔 《中华本草》当中有记载,鱼腥草当中含有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的有机物,再加上鱼腥草当中含钾,钾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所以,多用鱼腥草泡水喝亦能起到利尿去湿气的功效。
(《天宝本草》), 不仅如此,鱼腥草还有抗病毒、治痢疾、镇痛、止血、消痈排脓等多功效,但是,食用鱼腥草一定要注意方法,不然可能危及健康。
九节莲 鱼腥草食用注意事项:
(《岭南采药录》), 适当吃鱼腥草是可以的,但是要
重药 注意控制量,不能吃多,
(《现代实用中药》), 不然可能对肝肾有一定影响。
狗贴耳 鱼腥草不适合每个人,像一些
(《广州植物志》), 脾胃、体质虚寒
肺形草 的人,吃多了,会导致体内寒毒淤积,加重症状,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等不良情况。此外,
(《贵州民间方药集》), 过敏的人
鱼鳞真珠草、猪姆耳 也不宜吃,因为鱼腥草当中含有一些致敏成分,容易加重皮炎疾病。
(《福建民间草药》), 总结:鱼腥草致癌这一说法并不严谨,所以大家不要过度恐慌,适当吃些鱼腥草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次不能吃太多,一些特殊人群尽量注意避免就行了。
秋打尾 #真相来了#
(《浙江中药手册》), #癌症的真相#
狗子耳、臭草、野花麦 #39健康超能团#
(《江西民间草药》), 参考资料:
臭菜 [1]《吃鱼腥草会致癌?听专家咋说的》.健康时报客户端.2016-07-16.
(《中药志》), [2]《Science子刊:鱼腥草等中药含强致癌成分,多国已被禁!》.消化界.2018-10-26.
热草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滇南本草》整理本),
臭质草
(《浙江民间草药》),
臭腥草
(《泉州本草》),
臭牡丹、臭灵丹、辣子草、奶头草
(《湖南药物志》),
草摄、红桔朝、臭蕺
(《闽东本草》)
来源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
性味
辛,微寒。
归经
归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注意
本品性寒,凡属脾胃虚寒或虚寒性病证者均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