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农村常见的3种植物,它们的根都是滋补佳品,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我国别名最多的传统节日是哪个?”“最早和最晚的端午节各在哪一天?”“端午避‘五毒’是指哪‘五毒’?”“我国哪个节日最先入选世界非遗?”……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将至,当你吃粽子、插蒲艾、佩香囊时,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众所周知,农村到处都是野生植物,这些植物有的当杂草除掉,有的可做野菜食用,有的还是新鲜的草药。其实,每种植物都有它们自身的价值。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有的植物它全身都是宝,嫩叶可做菜,而植物的根都是滋补佳品,同时又是煲汤的好食材,药食两用价值高,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据研究,端午节起源于古代长江中游以龙为图腾的越民族,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他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以表示其“龙子”身份。后来南北各地又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对端午起源作了不同的诠释,如纪念介子推、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源于“夏至”等,而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并使屈原成为我国为数不多、以节日来纪念的历史人物。
1、大蓟 端午节有别名近30个
图片来源网络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有别名近30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午日节、浴兰节、菖蒲节、女儿节、龙舟节、龙日节、天中节、地腊节、躲午节、当五汛、解粽节、粽子节、屈原日、诗人节等。
大蓟是一种带刺的野菜,但是嫩叶并不扎手,做起菜来特别好吃,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野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用来做馅包饺子是一绝,养生价值非常高。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端午节别名多,说明端午习俗起源的多样和庞杂。比如,粽子原为季节性食品,到了晋代才定为端午食品;赛龙舟也不仅限于中南地区,清代的天津就有端午赛龙舟的习俗。”罗澍伟说。
认识大蓟的朋友都知道,它的块根呈萝卜状,因此有“刺萝卜”之称,它的根是一种滋补佳品,用来炖土鸡、炖猪脚是一绝,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由于端午节源于农历,因此,它在阳历中的日期是不固定的。“对应阳历,最早是5月27日(如2085年),最晚是6月26日(如1906年)。因此,每年阳历5月27日至6月26日中的任何一天为端午节均属正常。”罗澍伟说。
2、土人参 从战国时起,北方民间就有农历五月为“恶月”、初五为“恶日”之说,认为“端午到,五毒醒”。何为“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
图片来源原创 “为了避‘五毒’,端午节这天人们要插蒲艾、佩香囊、兰汤沐浴,目的是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害虫伤人,所以端午节又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和‘医药保健节’。”罗澍伟说。
土人参是农村常见的一种植物,因它的根似人参而得名“土人参”,它又是一种天然的滋补佳品,用来炖鸡汤美味又营养,功效堪比人参,因此有些人又称它为“穷人的人参”。 为了能够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推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一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一些传统节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人参的嫩叶也是一种很好吃的野菜,常用来做汤、炒食、下面条、涮火锅等,味道鲜美,营养也要比其它野菜要高,家乡人都喜欢吃。 “端午节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世界上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力。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把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因此,端午节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罗澍伟说。
3、艾草 别再挂错 端午节分清“艾”与“蒿”
图片来源原创 端午节正值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人们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用来避毒虫、免疾病、消病毒。艾草可熏香、除蚊,生长广泛,颇为易得,深受群众喜爱。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涵提示,“艾蒿”二字虽为人们常用,但艾草和蒿草实际是两种植物,采摘时要注意分清。
艾草是农村路边常见的一种野草,在农村生活的朋友都认识,它的嫩叶是民间百姓非常喜爱吃的美食,尤其是和面做成艾粑粑是一绝,营养丰富价值高,全家老少都喜欢。 据李涵介绍,艾草和蒿草都属菊科,都喜欢生长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类似艾灸时艾绒的味道,广泛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有的艾草形态虽略有差异,但药效大致相同。“我们熟悉的蕲艾就是艾草的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是艾草中的佳品。”
艾草根也是民间常用来煲汤的好食材,民间自古就有“家有三年艾根,郎中都不敢扰”,可见艾根是多么珍贵了。它的滋补效果很高,很多地方的产妇坐月子、病后体虚的人就用它,是一种纯天然的滋补佳品,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 而容易混淆的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生活中常把它称为“水艾蒿”,学名“蒌蒿”。“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蒿草全草可入药,也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之效。但和端午节‘门前挂艾祛瘟辟邪、祈求平安’的文化内涵差之甚远。”李涵说。
大蓟、土人参、艾草这3种植物都是农村常见的野生植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嫩叶是菜,根可炖汤,都是滋补佳品,同时又均可入药,药食两用作用大,可惜很多人不知道,现在知道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