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木君 提起吐鲁番,人们会想到甜美的葡萄和炎热的气候,但是,你知道吐鲁番曾生活过美丽巨犀吗?在吐鲁番博物馆二楼巨犀化石陈列厅,一只庞然大物赫然映入眼帘:它雄霸展厅中央,令众多观众驻足观赏,深感自身渺小。 这就是吐鲁番博物馆镇馆之宝——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
吐鲁番博物馆收藏的美丽巨犀化石。邓永红提供
《代赠二首·其一》 "它长约9米,高约5米,活着时体重约30吨。"吐鲁番博物馆讲解员努尔比娅·阿不力米提介绍,吐鲁番美丽巨犀生活在距今2400万年前的渐新世时期。当时的吐鲁番气候特别湿润,长满了各类植物,巨犀、长颈鹿、大象等动物都在这里生活。
【唐】李商隐 这个大块头的巨犀以什么为生呢?它在新疆曾经生活了多少岁月?又是怎么灭绝的?
楼上黄昏欲望休, 吐鲁番美丽巨犀是一种草食性动物。专家推测,一头巨犀一天至少要吃下去500公斤食物,主要吃胡桃树的嫩枝叶、木犀科和豆科灌木的嫩枝条。这是古生物学家通过分析埋藏美丽巨犀化石的岩样,发现了这个时代的植物花粉,包括胡桃树、木犀科和豆科的灌木植物以及蒿属和藜科的植物,由此而做出的推断。
玉梯横绝月中钩。 大约2000万年前,青藏高原急剧隆起,曾经气候湿润、水草茂盛的吐鲁番盆地,逐渐变得干燥炎热,葱绿的森林和草原渐渐干枯,最后变成了荒漠。堪称大胃王的吐鲁番美丽巨犀无法面对持续恶劣的环境和日益减少的食物,在渐新世末期灭绝了。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吐鲁番博物馆副馆长邓永红说,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是1993年在修筑兰新铁路复线过程中,在吐鲁番东部的飞跃火车站发现的。后来,新疆考古专家对此进行了发掘。这是目前我国发现唯一完整的巨犀骨架。
同向春风各自愁。 “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邓永红说,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的发现与成功修复,让人们得以认知陆地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哺乳动物是巨犀。吐鲁番美丽巨犀是研究地质发展史、地球生物演化史的珍品,填补了中国哺乳类动物研究的空白。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关于丁香的著名诗词,用卷曲的芭蕉叶,和心形花序尚未盛开的丁香花,抒发难以排解郁结在胸的愁思,清丽幽婉,含蓄隽永,意蕴悠长,历来被人称颂。
丁香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和观赏历史,唐宋以来咏叹丁香的诗词很多,许多诗人都有咏叹丁香花的诗词佳句,比如唐代
杜甫
的《江头五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
李贺
《鼓吹曲辞·巫山高》有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
杜牧
《代人寄远·其二》有
“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
,
温庭筠
《蒋侯神歌》有:
“青云自有黑龙子,潘妃莫结丁香花。”
,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不过,古代文人墨客咏叹的丁香花,只是丁香的一种。而丁香是许多植物和药物的俗称和统称,在我国品名非常复杂,有药用的,还有观赏的,另外也有野生的,然而在植物学上都不同,如果认真分类,一篇文章很难解释清楚。为了帮助花友和植物爱好者,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丁香的大致分类。
(公丁香)
首先在民间来说,丁香有两种,
一种是观花闻香的紫丁香
,也就是古人经常咏叹的丁香;一
种是药用丁香,一般指公丁香,也叫丁子香
。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植物,
公丁香
属于
桃金娘科(Myrtaceae)、蒲桃属(Syzygium)
常绿乔木;
紫丁香
属于
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落叶灌木或乔木。
(公丁香花)
公丁香原产印度尼西亚的群岛上,是名贵的中药材和名贵香料,以其花蕾和果实入药,
花蕾称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实称母丁香或雌丁香
。进口丁香为我国常用中药,具抑菌及驱虫作用,另外也是世界名贵的香料植物。我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引种,主要在海南、广东一带栽培,主要是药用和作为香料。
(红丁香)
而古代文人墨客和当今人们最熟知的丁香,则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植物的统称和俗称,
全属约有35种
(不含自然和人工杂交种),我国原产有26种(?),其中有11种为我国特有,有最著名的当属
紫丁香(S. oblata)
和
红丁香(S. villosa)
,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如今北京植物园丁香园大多为此两种和新杂交培育品种。
(紫丁香)
木犀科丁香属的丁香花未开时,其花序圆锥状,犹如人的心形,花蕾密布枝头,含苞不放,恰似人的愁心,打满了丝结,因而被称为
“丁香结”
,并且丁香花色淡雅,清香沁鼻,古代文人墨客常用丁香花形容人的愁思郁结,难以排解,用以形容离愁别恨,因而丁香花成为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寄情花卉。
除了上面两大类丁香,还有其他几类丁香,分别为
滇丁香、野丁香和石丁香
等。
1、滇丁香
茜草科(Rubiaceae)、滇丁香属(Luculia)的滇丁香
,全属
约5种
,分布于亚洲南部至东南部,我国有3种1变种,分别为
鸡冠滇丁香
(L. yunnanensis)、
馥郁滇丁香
(L.gratissima)、
滇丁香
(L. pinceana)以及
变种滇丁香
(L. pinciana),主要产于广西、云南、西藏。
滇丁香花大而美丽,
花色红色或白色
,芳香,具短花梗,组成顶生、多花伞房状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并且四季苍翠,非常适宜园林栽培和盆景观赏。
2、野丁香
(内蒙野丁香)
茜草科(Rubiaceae)、野丁香属(Leptodermis)的野丁香,全属约有40种
,分布于喜马拉雅区至日本,我国有
35种9变种1变型
,南北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其中
内蒙野丁香
(L. ordosica)更是被列为国家二级濒危物种保护。
(茜草科长花叶丁香)
(木犀科花叶丁香)
我国野丁香资源非常丰富,多为灌木,有着较高药用价值,并且非常适合盆栽观赏,然而目前主要是野生分布,很少有人工栽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木犀科、丁香属中,也有一种被称为野丁香,其实是
花叶丁香
(S.f.persica),然而并不属于茜草科野丁香属。
3、石丁香
茜草科(Rubiaceae)、石丁香属(Neohymenopogon)附生小灌木
,
全属约3种,我国有2种
,分别为
疏果石丁香
(N. oligocarpus)和
石丁香
(N. parasiticus),产于云南、西藏聂拉木、樟木等地。石丁香主要是用作药用,用来作为跌打接骨疗伤。
从上面可以看出,丁香品名种类非常繁杂,有的是茎叶相似,有的是花色相同,有的是气味相近,因而在命名的时候多冠以丁香,事实上,很多都不是同科同属,,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对丁香的喜爱程度。
最后,我们用宋代无名氏的一首词作为结尾,其词描写一位春游问路的香车佳人,诗词婉约,清丽雅致,全然不是按照惯例描写丁香愁绪的思路,别有风趣。
《鹧鸪天·车中》
【宋】无名氏
紫陌朱轮去似流。
丁香初结小银钩。
凭阑试问秦楼路,瞥见纤纤十指柔。
金约腕,玉搔头。
尽教人看却佯羞。
欲题红叶无流水,别是桃源一段愁。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020-5-22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