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主产于东北及河南等地,一般生用! 是世间贞女的化身
秦皮性寒味苦涩,归于肝胆经和大肠经!攻专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及明目。 进入冬季,
由于秦皮性苦寒而涩,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涩即收涩,所以本品可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 女贞的果实也开始成熟,
若是治疗湿热造成的泻痢时,可以配伍白头翁、黄柏、黄连等药,组成白头翁汤,效果显著。 一串串蓝黑色的果子缀满枝头,
若是治疗湿热形成的带下病,可以与牡丹皮、当归等同用。 引得鸟儿们欢呼雀跃,
秦皮在清热的同时,还可以清肝明目,祛除目翳。 叽叽喳喳地飞来觅食。
我们在治疗肝经郁火所导致的眼睛红肿疼痛,生翳膜时,可以使用秦皮单味药煎水外洗! 为清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活力。
本品一般煎服使用,用量在6~12克,外用适量,煎洗患处,脾胃虚寒者不可以使用! 女贞,
古籍摘要 是木犀科女贞属常绿植物。
1.《神农本草经》:“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她终年青翠,凌冬不凋,
2.《日华子本草》:"洗肝,益精,明目,小儿热惊,皮肤风痹,退热。" 花时芳香馥郁,
喜欢中医的朋友们可以点赞加关注,也可以下方评论区留言,期待与你们的交流! 果实则能一直挂在树上越冬,
直到翌年春暖花开,
极具观赏性。
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行道树。
女贞树,
“负霜葱翠,振柯凌风” 的品性,
在我国古代极富盛名。
东汉蔡邕在《琴操》中记载到:
鲁国漆室女为国家内忧外患而担忧,
却不被理解。
她看到葱翠的女贞树,触景伤情,
抚琴而歌:“菁菁茂木,隐独荣兮...
修身养行,建令名兮,
厥道不移,善恶并兮。
屈躬就浊,世彻清兮,
怀忠见疑,何贪生兮?”
借女贞树来表达自己忠贞的志向。
此曲后被蔡邕收录,
即为古琴曲九引中的《贞女引》;
此歌则又被称为《女贞木歌》。
女贞树,
也成为了古人心中道德模范的象征。
“故清士钦其质,而贞女慕其名,
或树之于云堂,或植之于阶庭”。
相传,明朝时期,
浙江都司徐司马还下令,
让杭州城居民在门前遍植女贞树。
女贞的果实,味苦性凉,
在冬日完全成熟后即可采摘入药,
谓之 “女贞子”,
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