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A每年的5月下旬 六月初在克什克腾旗的芝瑞镇,树枝上的绿芽刚要慢慢吐出,林间的地下便铺满了耀眼的粉红色,那就是著名的兴安杜鹃。B 多说无益,这般美景咱还是赶紧去一睹芳容吧。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人多半是在电影《闪闪红星》的主题曲《映山红》的优美旋律中长大。作为生活在吉安这块红色土地的人,杜鹃不仅随处可见,更是深刻在大多数吉安人的心中,成为游走他乡的吉安人的记忆和乡愁。

【导语】A 杜鹃花开映山红,云卷云舒周而复始,温暖了岁月静好,诉说着山河无恙。B 转瞬即逝的三十天赏花期,越发地令人流连忘返,感兴趣的朋友现在动身还来得及。 杜鹃:又名映山红、山石榴,落叶灌木,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江西人更喜欢叫它映山红。在我这个江西老俵的眼里,杜鹃花给人的印象首先是琦丽多姿。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杜鹃花便如雨后春笋般绽放起来,花冠呈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白色等,花色虽不及牡丹之富贵,但却繁茂艳丽,故有“花中西施”之称。从万物凋零的冬季走来的人们,看到了映山红,往往喜不自禁,跑上前去,或与之合影,拍一下各种不同形态、各种花色的映山红的特写,然后转发到朋友圈去晒一晒;或连枝摘下几株,带回家作为盆景观赏;女孩们或摘下几朵插在发髻上,自拍一下,美美一番。杜鹃花给人的第二印象是娇贵欲滴。它适合在阴凉、湿润、透风且有一定的光照的环境下生长。既怕冷,也怕热,阳光太强会被晒伤,气温太低了又会冷死,仿如闺阁中的千金小姐,让人心生怜爱,忍不住要保护它。杜鹃花给人的第三印象是声势宏大。杜鹃的家族庞大,据说全世界杜鹃花属中国种类最多、数量最大,900种中我国约有530种。而在中国大多数种类的杜鹃花在吉安、在井冈山都有,春天到野外踏青,无论是在路边,山脊上,还是山顶上,你都会不经意间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杜鹃花。
赤峰台报道 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正是杜鹃花开的季节。为了传承红色基因,推介红色旅游和井冈山的绿色生态资源,从2010年起到,井冈山市以杜鹃花为媒,每年都要举办一届杜鹃花节。哪怕是近三年疫情,井冈山也会举办云上杜鹃花节。笔架山(杜鹃山)、茨坪等景区的杜鹃花,漫山遍野,蔚为壮观,绿色山林中一簇簇或红色、或粉色、或白色,翠者欲滴,红者欲燃,白者如玉,粉者如霞,风吹而过,摇曳多姿,形成“朱霞焰焰山枝动,绿野声声杜宇来”之势,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蜂拥而至。
编辑:孙蕊 在吉安中心城区的古后河景区,时不时都会有一片或几片杜鹃花丛,争相竞艳,令古后河景区更加妖娆。因为受到人类的青睐,经过多年培育,杜鹃花成为盆景,逐渐走入千家万户,花色更多,花形多样,花叶兼美,地栽及盆栽皆宜,成为观赏花木的上品。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化为子规(杜鹃鸟),暮春啼苦,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成为杜鹃花。唐代诗人成彦雄因而说:“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因为这个神话,杜鹃鸟、杜鹃花成为数千年来文人墨客笔下的具象,作为悲鸟或悲情的象征,寄托着文人们的无限伤感和无尽哀愁。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苏轼《筑堤》诗:“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为吉安人的骄傲,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金陵驿二首》写道:“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古诗词里的杜鹃,频频涌现,而且总是那么悲鸣不已,情愁不断。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朱毛从此会师,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一年多的革命斗争,光有名有姓的吉安籍革命烈士就有5万余名,井冈山上的映山红,仿如革命烈士的鲜血,分外殷红,让这块红土地更加悲壮,更加璀璨。自此以后,杜鹃与红色革命、红色文化联系起来了,许多作品或以杜鹃为题,或以杜鹃(映山红)为背景,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激昂高亢的红色革命故事。如京剧《杜鹃山》作为革命样板戏之一,反映党领导湘赣边界的一支农民自卫军的艰难曲折、斗智斗勇以及改造农民自卫军的过程。农民自卫军在红军的配合下,最后,消灭了当地的地主武装,高举革命红旗,奔向开满杜鹃花的革命圣地——井冈山。电影《闪闪红星》反映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后,潘冬子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巧妙地同敌人斗争,最终砍死了胡汉三,迎来了战斗胜利。在开满映山红的土地上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潘冬子戴上了那颗闪闪的红星,在《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旋律中加入了红军,踏上了革命的新征途。2018年吉安又创排了一台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和各方面好评的大型采茶歌舞剧《杜鹃花开的地方》,讲述了一名吉安“神医”被“请”上井冈山为重伤战士救治,一心从医,从不问政治的他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氛围感染着、改造着,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的故事。笔者为此写诗一首:
岂忘初心
杜鹃花开万岭长,巍巍井冈星火燎。
妙手神医懒问政,自在尘外乐逍遥,
革命本非医者心,治病救人是梦想。
红军为民不为己,时时处处有正气,
官兵友爱生死让,坚定执着有方向。
山妹有情也有义,舍身护医诉衷情,
七尺男儿把泪抛,从此信仰共产党。
伟大复兴新长征,岂忘初心愧英豪。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杜鹃花因其多为鲜红色,象征着红色革命,象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也因其漫山遍野都有,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杜鹃哩咯花开红艳艳。杜鹃花,映山红,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于一身,成为江西省和井冈山最鲜明、最突出的一抹亮色,被尊为江西省的省花,井冈山的市花。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因其热烈奔放而唤起了革命老区人民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激励着井冈儿女不断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继续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新的红色传奇。也吸引着海内外宾客纷至沓来,感受井冈山的峥嵘岁月和老区人民的热情好客。
“井冈天下红”,缀满吉安大地的映山红永远是共和国和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底色,永远值得全国人民和海内外宾朋的垂顾。“再上井冈山,重走会师路”,这是吉安老区人民向全国人民和海内外宾朋发出的热情邀约!
在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让我们相约井冈,遇见杜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