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手机和相机都能用的。 一到夏天,我就急不可耐吵那人,看荷去,看荷去。
所以,你还等什么呢—— 公园里,原先有的。一方小水域里,植了百十株。每逢夏至,那片池,成了荷的天下,碧绿的叶,红粉的花,舞尽风情。
关注柳侍墨,一定有收获 后来,荷却不见了,连一片叶子也瞧不见了。原先长荷的地方,泊着孩子们玩的小汽艇。盛夏里走过那里,一池的水在寂静。我以为,它们在怀念荷。
夏天是拍摄荷花的季节。无论你手头的拍照设备是手机还是相机,只要是能留影的东西,都可以去荷塘“捏几张”照片回来。 去别处看吧。听人说,某单位有。大院子中央,水泥浇铸的小池子里,栽了十来株,花开也婷婷。寻去,极负责任的门卫阻拦,看着我问:“干什么呢?”我语急,慌不择词:“找人。”“找谁?”他不依不饶。
因为拍荷花的人多,所以拍出来的荷花照片也多。照片多了难免相似度高,于是就会有人说——拍荷花真俗气,荷花照片千篇一律。 答不出,只好实话实说:“我想进去看荷。”
那么,怎么拍摄出“不俗气”的荷花照片,避免千篇一律的拍照效果呢? “看荷?”门卫狐疑地打量我,他肯定从没遇到过,以这样的理由,堂而皇之想进他们单位的。他没有放行。
让荷花照片更耐看,您可以尝试着把荷花拍摄出意境。 我从铁栅栏外,遥瞥见一抹红,我猜,是荷吧。心里念着,荷,我来看过你了。想起画家张大千的话来:“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荷担当得起这样的喜欢。
本期摄影点评,侍墨就和您聊一聊荷花的“意境美”。 那人驱车带我去邻近的兴化市,我终得以与荷重逢。公路两侧,乡野广阔,小小的水塘,大大的水塘,里面散落荷无数。雨后清凉,花打落不少,却有圆圆的叶,很随意地铺在水面上。每片叶上,都汪着一捧的晶莹,是一颗大大的心。诗人杨万里形容得好:“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果真的泻清波啊!
跟着侍墨学摄影,欢迎点赞、收藏和转发。 附近劳作的农人,伸手遥指远处一丛芦苇,笑着告诉我们:“那后面还有更多的藕呢,藕花开得也多。”他不说荷,他说藕,这等叫法,有骨子里的亲近。他才是真正亲荷的人。
也欢迎点击文章右上角的三个点,继续点击“赞赏”。 农人慷慨地要借了小船给我们,让我们划过去看。我们谢绝了他的好意。还是不打扰荷的清静吧,就这样站在水塘边,看着也好。天空高远,大地澄清,荷们独自舞蹈。花多以白色为主,凝脂一般的。间或有一点两点的红,俏立在青绿细高的茎上,红唇微启。是花骨朵儿。最有看头的,还数那些圆润的荷叶,它们是水面上盛开的绿的花朵。
关注柳侍墨,一定有收获 问农人:“每年都长吗?”农人答:“每年都长呢,我们这里水多,盛产藕。”听了,由衷高兴,这是荷的幸运,也是农人的幸运。如此,年年相会。
图1 想起我在念中学的时候,有女同学家在小镇附近,家里种了成亩成亩的荷。她是这样相邀的,去我家吃藕啊。花开时节,站她家田埂旁,张眼望去,碧绿的底子上,跳出一朵一朵的雪白和粉红,美得惊天动地。她不在意,她的父母不在意,他们采藕,清炒了吃,煮了吃,包了饼子吃,甚至,生吃。脆香。那里面附着荷花的魂呢。
什么是意境美? 好多年了,那个女生的姓名,我早已忘了,可是她的样子,却清晰地记得:胖胖的,有着藕一样雪白的肌肤,她的身后,荷花遍地。
你是不是总听别人说,荷花要拍出来“意境美”才是真的美? 作者简介
可是,意境是什么呢? 丁立梅,作家,江苏东台人。 江苏省课外阅读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意境的最通俗理解,就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你拍的照片里面有内容,能够让人看了以后产生联想,这就是照片的意境。 主播简介
把照片拍得好看一点,让照片的内容“有味道”,让看过照片的人们都能想一想,这就是意境美。 禹城融媒主播 庞伟伟
和“意境美”相对应的,是“形式美”。 闪电新闻记者 费燕妮 报道
简单地说,形式美就是单纯的漂亮,照片的内容一眼看到底,不会引发读者联想。
在单纯的漂亮之上,再赋予照片丰富的内涵,让照片美出新高度,这就是意境美。
古人把荷花比作仙子。仙子除了外形漂亮,还有一定的内在气质。如果空有美丽的皮囊内里却什么都没有,那就是金玉其外的绣花枕头了。
图2
图2这张照片里的荷花,外形趋于完美。
而且因为有了光影效果的加持,花瓣层层叠叠的,立体感也很强。
不过,除了形式美之外,你还能看出来其他的东西吗?
图3
相对于图2而言,图3这朵荷花的形态并不能算是很美。
不过,虽然荷花的样子不算优秀,但是荷花上面站着了一只小鸟,荷花的旁边又有一只飞行中的小蜜蜂。
小鸟歪着头看着蜜蜂的样子……能够引人联想——
这只小鸟是想吃掉蜜蜂吗?小鸟的这个神态是下手之前的瞄准吗?
还是单纯地因为被蜜蜂吸引了注意力,只是看一眼而已?
图4
如何把荷花拍摄出意境?
把荷花拍摄出意境美,其实方法并不难。
如果要说拍摄技巧,侍墨总结了三条拍摄经验——
1、首先,照片里要有主体和陪体。
如果照片里只有一朵荷花,或者一片荷叶,那你拍到的照片就是“独角戏”。
单口相声的难度肯定高于对口相声,因为台上一个人要把所有角色都演活,并非易事。
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本事,所以,如果是想要把荷花拍摄出意境美,在选择摄影主体的时候,就不能让它太“孤独”了。
要是你的照片里只有一朵花,那你就拍摄“形式美”吧!
只有一朵荷花还想拍摄出意境美,难度不亚于让一个人演活一出戏剧。如果你是导演,请问你有没有能力导一出“独角戏”呢?
图5
拍荷花用花苞、叶子、莲蓬作为摄影陪体,是比较常见的“呼应”方式。
图6
荷花和花苞、莲蓬在一起,象征着荷花的一生——花苞是少年,荷花是中年,莲蓬是老年。
图7
用荷叶衬托荷花,也是比较常见的拍摄方式。图7中的这朵荷花“倒”在了荷叶上面,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小憩的人,很慵懒的姿态。
图8
2、其次,主体和陪体之间,要有很明显的关联性。
摄影陪体的作用,就是给主体做“陪衬”。
所以,陪体一定要选和主体有联系的,不能随便找个“路人甲”充数。
主体和陪体之间的关联性,要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来。千万不要让读者去猜——人家凭什么浪费时间去猜你的想法呢?看不懂的自然也就不看了。
记住照片中的所有画面元素都是有用的,不要让照片中出现与摄影主题无关的东西。
凑数是不行的,会拍照的摄影师,都善于运用镜头语言“讲故事”。
如果照片中出现多余的东西,无异于讲故事的时候“东拉西扯”——你的故事讲得不好,那我为啥还要跟你这里浪费时间猜照片呢?
图9
这一朵花苞用了荷叶当成前景,花苞遮遮掩掩的姿态,就像一位拿着扇子挡住脸的少女。
图10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两片荷叶。谁是主体谁是陪体,看画面占比就一目了然了吧?
图11
3、陪体千万别抢镜。
摄影主体和摄影陪体的关系,就是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大家看戏剧的时候都清楚谁是主角,因为主角的戏份最多,光环也最重。拍照片也是如此,一定要主次分明。拍荷花,大家看照片的第一眼肯定是先找花。如果荷叶占了很大的比重,荷花一点都不显眼,那你的摄影主体就不是荷花……而是荷叶。
当摄影陪体变得比主体还重要,那就是配角在抢戏。
图12
用古建筑给荷花当成陪体,照片会有复古的味道。
图12这张照片里,主体是花,拍清晰;古建筑是陪体,拍虚化。
忽然闯入镜头的小蜜蜂也是陪体,拍虚化也没毛病。
图13
有意境+形式美,就是意境美
把“意境美”拆开,就是“意境+形式美”。
以上的三点,保证了照片“有意境”。照片有了意境,内容能够引起共鸣,才会吸引人,更耐看。
照片有了意境,我们再运用摄影技巧,为照片增光添色,就可以让照片具有形式美。
有了意境的照片看上去也很美,这才是真正的“意境美”。
想要把荷花拍摄出意境美?就按照侍墨总结的这些步骤拍摄吧!并不难。
图14
蜻蜓落在小荷上,这样的画面都不用过多的解释。毕竟“小荷才露尖尖角”是耳熟能详的诗句。
图15
要是用镜头前方的荷叶作为摄影前景,为照片增加层次感,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图16
带着脑子学摄影,关注柳侍墨,进益良多!
看侍墨点评,每天进步一点点!
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欢迎点赞,欢迎留言!
您也可以上传照片,交流、分享拍摄经验。
也欢迎赞赏,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