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荷莲已经风光了整整一个夏天了。随着夏日渐渐接近尾声,新秋来临,荷花也不再如往日繁盛,热闹,渐渐稀疏了些,却也不必遗憾,那一支支探出头的莲蓬,让人喜出望外。这个时节,既可以看莲,又可以采莲子,真是两全其美了。

拍照就要多动脑,关注柳侍墨,学习实打实的摄影技巧。 夏尽秋来,莲蓬多而荷花渐稀,风光却依然明媚。
关注柳侍墨,一定有收获! 芙蓉并蒂一枝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荷花年年都会开,荷花年年有人拍。漂亮的荷花千姿百态,拍出来的照片也各不相同。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有人喜欢大红配大绿的荷花,浓墨重彩;有人喜欢低饱和度的淡雅荷花,清新养眼; ——唐·皇甫松《竹枝词节选》
有人喜欢细节满满的写实,还有人喜欢虚化、留白的写意。 并蒂荷花一茎相连,荷花娇艳,莲蓬里生出的莲子,就像是望眼欲穿的眼睛。风吹江水,波浪起伏,劈开莲子,却是让人难以承受的苦涩之心!莲心,苦啊,但爱它的人,不会在意。
荷花怎么拍照才好看?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莲蓬,莲子的前身是荷花,不似荷花美艳,却形态独特,青碧而多眼,却像是碧绿的蜂巢,里面住着无数的蜂蛹,多安稳,多幸福啊。
摄影点评的意义,就是集思广益。你把照片分享出来,让侍墨点评,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你的拍照思路和摄影技巧,分享经验,学习提高。 山蜂愁雨损蜂儿,叶底安巢更倒垂。
我们开始吧! 只有荷蜂不愁雨,蜡房仰卧万花枝。
侍墨陪你学摄影,欢迎点赞、收藏和转发。 ——宋·杨万里《咏荷花中小莲蓬》
也欢迎点击文章右上角的三个点,给我“赞赏”。 山间的蜂儿最怕风雨来袭,而在荷叶下面安巢,就比较稳妥了!诗人是将莲蓬比喻成蜂巢,它怎么会怕雨来呢?蜡房仰卧,千千万万荷花荷衬着它,托着它,自在得很,有花有叶有莲蓬,也是齐全了。
图1,来自于粉丝“棒棒梅老坎”。 不到秋日,就迫不及待采莲尝鲜,看过美丽的荷花图,品尝着微苦的新鲜莲子,这个夏天也就差不多了,荷花还在开,莲蓬越来越多,秋的味道也就更浓了。
粉丝留言:归舟。 自结床头尘尾,角巾坐枕孤松。
侍墨点评一 片云承日过山东。
一片洁白的花瓣,落在同样很干净的,碧绿色的水面上……如玉。 起听荷叶雨,行受芷花风。
照片取名“归舟”……侍墨的理解, 无客同羹莼菜,有人为剥莲蓬。
归,是落花流水的“归”。花瓣从盛开到落水、已经完成了一个循环。落花归于流水,有诗意,有寓意。 东墙年少未从容。
舟,就是象形了。 何因知我意,吹笛月明中。
在吃货的眼里,这片花瓣可以是调羹;在摄影创作者的眼里,这片花瓣也可以是小船。 ——宋·彭元逊《临江仙》
你觉得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无所事事,在松树下闲卧,一片云遮蔽了日头,过东山而来,带来了一霎雨。坐起听着雨打荷叶,风中也含着芷花的清香。没有人为我煮莼菜羹,却有人为我剥莲蓬。我有什么心事呢?也不必说了,就在皎洁的月色下,吹起笛子吧!月亮能明白我的心!
艺术创作的“意境”,既是见天地,也是见自己。 夏末秋初,莲蓬是个好东西,人们爱莲子的清香,甚至是它的苦涩。
摄影技巧么……简约不简单。 休休得一闲,杯酒聊从容。
1、大面积留白,增加想象的空间。 晚凉过池亭,受用水上风。
2、横平竖直。因为有倒影了,倒影会牵扯到水平线。 默存即实境,身在莲花中。
我们学摄影,不单单是要学摄影技巧,还要学习创作思路。 何况青青盘,磊落堆莲蓬。
图2,来自于粉丝“才高八斗小羊Dq”。 ——宋·赵文《得莲子节选》
粉丝留言:残荷的形态确实多种多样,可拍的地方很多。 终于得了空闲,自然要寻些乐子。从容地喝着酒,凉风吹过亭子,更让人怡然。默默不语,沉浸在莲花的香气里,更不要说青绿入目的盘子,那是堆起的只只莲蓬,等着和人亲近呢!将莲蓬郑重地盛放在盘子里,真有仪式感。
侍墨点评二 莲子,荷花,它们可以同时存在,折了荷花,还想要莲蓬,没有人会觉得够了。
这张照片,也是值得细看的。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正如这位粉丝所言,残荷的形态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留给我们的创作空间就很大。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象形,拟人,都是很不错的拍照思路。 ——宋·苏轼《莲》
这两片花瓣,近处的,像小船;远处的,就像小鱼了。 城里小摊上出售的莲房,哪里比得上自己去采呢?更不要说是在西湖泛舟了!想采荷花便采荷花,想剥莲子尝尝,便剥开莲蓬,别有一番风味,这荷花与莲子,俱得了风露之味,月色之香,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意境啊!
如果只有一片花瓣,停留在水面上,照片看上去就很安静;但是两片花瓣在相反的方向,又各自“象形”,那就值得玩味了。 荷花还在开,而莲蓬已纷纷结,时光却一去不复返了。
一片小船向前开,一条小鱼向后游。这两片花瓣的位置,让这张照片更加生动了。 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
摄影技巧么……也是简约不简单的。 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
1、大面积留白——这个好处不用多说了。 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
2、水面没光,摄影背景就是暗淡的,多了一些神秘感。 合欢枝上香房翠。
图3 莲子与人长厮类。
残荷的可操作性就是挺强的。因为残荷的样子,千姿百态,所以我们可以拍摄出各种不重样的照片。 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
浮在水面的枯叶,和真正的锦鲤在一起,也可以拍摄出意境美。 ——宋·欧阳修《渔家傲》
图4,来自于粉丝“丰泽之林”。 荷叶田田,照水一片碧色,将小船儿系在花阴下。昨夜一场疏雨,因为忧愁而无法入眠。清晨醒来时,又觉得西风骤起,经过风雨侵袭后,金色花蕊破碎,而花枝上莲蓬青翠。见此诗人不禁感慨,莲子与人生多么像啊,年年有多少苦,都在心底,只有自己知道!不过,有心虽苦,也比糊糊涂涂的无心要好,清醒地痛着,并不意味着颓废。
粉丝留言:何为雅何为俗?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 采莲,向来是少女的事,其实也未必是少女的专利。可是人们更愿意那唯美的画面里,出现的是最美的人儿。少女夏日采莲花,初秋采莲子,将青春和欢乐也洒在了花田里。
侍墨点评三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恕侍墨直言,这张照片中的残荷……我没看到美感。 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水面漂浮的两三片荷叶,卷着的,过曝了……白到发亮;漂着的,太烂了。就是单纯的丑。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倒影里的两片大荷叶……也没看出来哪里好看。 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侍墨想说—— ——宋·张先《画堂春》
残荷的残,不是残废的残。 外湖已长满莲子,参差错落,煞为好看。雨后青山分外秀美,白色水鸥自在地飞舞,点缀得湖光山色更加灵气。水天一色,碧波溶溶,船儿缓缓行进,人就像在镜子里移动似的,尽情观赏风景,沉浸其中。船上的歌女双双唱起《桃叶歌》,歌声轻柔动听,无比美妙。歌女穿着杏红轻衣,更是明艳动人。夕阳余晖映照,歌女们还采了荷叶,用来遮挡阳光,也感受到碧绿荷叶所带来的清凉!
那么残荷,是过了鼎盛时期的“残”,咱可以理解为是家道中落之后的——人穷,志不短。 江莲多莲,到了夏秋之际,采莲也是女子们的日常。
可不是没落之后,就破罐子破摔的一蹶不振。 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
要是把残荷理解成单纯的丑……那就是天大的误会了。 人貌与花相斗艳,流水慢。
图5 时时照影看妆面。
残荷之美,大都离不开水面。用倒影的方式拍摄残荷,也颇为常见。 莲叶层层张绿伞,莲房个个垂金盏。
上下对称,水纹粼粼。宽大的荷叶与细小的莲蓬,浓墨重彩,有中国画的写意味道。 一把藕丝牵不断,红日晚。
图6,来自于粉丝“清风徐来28848531”。 回头欲去心撩乱。
侍墨点评四 ——宋·晏殊《渔家傲·其一》
水面上一枝独秀的荷花,和卧在莲叶上的小鸭,一静一动,挺有意思的。 江南女子在北岸采莲,趁着凉风,划着轻便的小船,自在地来去。少女的容颜可与莲花媲美,流水缓缓,不时在碧波上看看自己的样子。莲叶层层叠叠,如同张开的绿伞,莲房个个垂下金盏。折得嫩嫩的莲蓬,娇美的莲花,藕丝将断未断,不知不觉已是傍晚,红日西沉。该回家了,可是仍恋恋不舍,回头望时,心中有些乱了。
这张照片也有中国风的味道。 采莲的女子,未必是真的认真工作,有时也会醉翁之意不在酒。
若说“象形”,倒也值得联想——像不像等在路灯下的我们?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荷塘里“落单”的一枝荷花,很容易拍出中国风的效果。因为,摄影背景是水面啊……留白够多,画面简约。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碰到阳光充足的天气,水面上波光粼粼的,用大光圈或者长焦距拍摄,荷花的背景就会变成亮晶晶的光斑了。 ——唐·皇甫松《采莲子》
图7,来自于粉丝“枫叶G0Yu”。 秋光潋滟,女子划着船儿去采莲。她任凭小船随波逐流,原来是只顾着看岸上的美少年了。她想也没想,抓起一把莲子,向着那人抛去,这打招呼的方式真的生猛啊。猛然觉得被人发现了,不禁又害羞了半天!这个大胆而娇憨的少女,实在太可爱了。
粉丝留言:原拍无ps后期。 采莲是劳动,却也是艺术,而对于采莲女来说,她的心事也洒在了荷田里。
侍墨点评五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说实话哈,这张照片,画面元素太多了。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又是荷花,又是荷叶,又是水草,背景里还有几只游泳的鸭子……这是典型的“贪多求全”。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节选》
原图无后期,不是优点。 在秋天的南塘采莲,莲花高过人头。低下头,拨弄着手中的莲子,莲子清澈如水!莲子谐音“怜子”,我无时无刻不在怜着你,想着你!
贪多求全,肯定是缺点。 和少女们的采莲不同,儿童的采莲,则纯属玩乐。
无论拍什么,画面杂乱都是大忌。摄影主题要突出,摄影主体要醒目。既然是拍荷花,可以用荷叶当成陪体,也可以用花朵后面的鸭子当成陪体。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连带水草什么的都划拉进照片里……一锅烩出来,就是炼丹了。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个场景,不如拆分成两张照片。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第一张照片参考图6,只取上半部分——用水面和鸭子作为摄影背景,衬托荷花;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二张照片可以舍弃鸭子,就是荷花与荷叶。 ——宋·辛弃疾《清平乐》
尽量避免拍到水草,和其他不想干的东西。 茅檐低矮,溪边长满了青翠的芳草。吴地方言如同含着醉意,听起来是那样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老人啊?大儿子正在溪东的豆园锄草,二儿子正编织着鸡笼,最惹人爱的还是小儿子,他正卧在溪边的草丛里,剥着刚摘下来的莲蓬!
图8 初秋,要看荷花,还来得及,要采莲蓬,也正当其时,采朵荷花,留着夏天,采支莲蓬,喜迎秋天,从荷花花瓣流泻掉的时光,又被裹进了莲蓬深处,荷花清甜,莲子清苦,却都回味悠久啊!
提高拍照质量,通俗易懂学摄影,就来关注柳侍墨吧! -作者-
关注柳侍墨,每天有收获!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关注柳侍墨,摄影有干货!
关注柳侍墨,进步收益多!
知识分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