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不是蒜,不能就着咖啡吃,呃,确切的说,根本就不能吃。石蒜(Lycoris radiata)是石蒜科(Amaryllidaceae)的一员,真正的蒜(Allium sativum)和石蒜的关系不是很近,不过也不算特别远——在传统分类学里,蒜归于“葱科”(Alliaceae)之下,而在基于分子证据的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系统中,“葱科”植物绝大部分成员被并入石蒜科下了。 其实在绿化的花儿植物中,有很多看起来美观,闻起来香气扑鼻的植物,实际上是有毒的,不正确的接触会让人、畜中毒,出外游玩要小心下面这些植物,在南方及其常见!

石蒜的花朵。图片:Patricia Montgomery 1、羊角拗(夹竹桃科)
为什么看着这么眼熟?因为经常看见它呀!石蒜的形象以非常高的频率出现在动漫作品中。作为一种并不那么多见的植物,出镜率如此之高,是什么原因呢?或许喊出几个它的其它名字,你就能感觉到它透露出的中二气息。 灌木,秃净,直立时高达2米,攀缘时长达10米;茎通常褐色,具白色皮孔。
《恶魔之谜》中,神长香子退学后,桌上被放上石蒜作为纪念。图片:高河弓/草川启造/Diomedéa 叶:椭圆或矩圆形,长5-10厘米,阔3-4厘米,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均秃净,柄长4-8厘米。
由于石蒜往往在墓地附近繁盛,色泽鲜红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礼节日),因此在日本被附会成《妙法莲华经》中的接引之花“曼珠沙华”,或名“彼岸花”,他们甚至认为,这种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而石蒜的叶子发于秋末落于夏初,而花期为夏末秋初,花叶永不相见,更给它们增添了死亡和分离的色彩。 花:黄色带白,顶生,单生或数朵组成3歧无柄聚伞花序;萼狭披针形或线形,约长10毫米。
石蒜的一个栽培品种的叶子,不开花的时候才出现,看上去平淡无奇。图片:Randy Stewart 果:蓇葖果坚硬,木质,广歧,长10-15厘米,极厚;种子具长尾,密生长丝毛。
之所以能够在没有叶子的时候开花,是因为它们在地下有一个贮藏能量的鳞茎。类似的,秋水仙也可以开出这样神奇的花朵——只有花,没有叶。因为经常在暴雨之后突然开花,所以在英文中有一个俗名叫做“hurricane lily”。 花期:春,夏。
地上的叶子,是其他植物的。图片:wiki commons/Blue Lotus 毒性:全株有毒。中毒征象为恶心,呕吐腹泻,丧失胃口,剧烈腹痛,心脏跳动不均匀,头痛,困倦,不安,思睡,呓语,幻觉,神志迷乱,然后突然死亡。
虽然在日本名头很大,但是石蒜并非原产那里。石蒜原产中国、尼泊尔和朝鲜半岛,直至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它们才和栽培水稻一起传到日本。野生石蒜生于阴暗潮湿的地方,例如背阴的山坡上、溪流旁等,长江流域附近比较常见。作为东亚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石蒜也被广泛播种在各种花坛里,冬赏其叶,秋赏其花,我过云南、台湾以及日本埼玉县等地有专门的石蒜观赏地,花开时是一片鲜红色的海洋,非常壮观。 2、黄花夹竹桃(夹竹桃科)
日本埼玉县日高市巾着田曼珠沙华公园里的石蒜们(是的,石蒜偶尔也有白花的)。图片:Htakashi 直立,多枝灌木,秃净,高2 - 5米,割切时有乳液渗出。栽植作为行道树及观赏之用。
所以,下次看见石蒜,不要再把它当做什么不祥之物了,毕竟那只是日本人的牵强附会,根据基本上只是《妙法莲华经决疑》里的一句“——云何曼殊沙华?——赤团华。”要知道,在中国传统里,因其喜庆的颜色,是常见的喜庆用花,在韩国,它也只是被称为“相思华”而已。 叶:无柄,线形,长10 - 15厘米,阔7 - 10毫米,光泽,边沿稍反卷。
是不是有人想到了另外一种具有神秘气息的花——曼陀罗?回复“曼陀罗”三个字,可以得到真相。 花:黄色,长5 - 7厘米,萼片绿色,长7 - 9毫米;花冠裂片较长于管。
公众号ID:guokrpac物种日历每天一个物种,带你重新发现你的城市。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果:核果扁三角形球状,直径3 - 4厘米;未熟时绿色有光泽,乾时黑色。
【本文来自果壳网物种日历,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花期:六月至十二月。
sns@guokr.com 毒性:树液及种子对家畜有剧毒。人类中毒征象为口腔胃部黏膜的局部刺激,继则呕吐、腹泻、头痛和腹痛。
】 3、软枝黄蝉(夹竹桃科)
藤本长达4米,枝弯垂,割切时有白色乳汁渗出。栽培作为观赏之用。
叶:近无柄,3–4片轮生或有时对生披针或倒披针形,长10–15厘米,阔2.5–3
厘米,先端渐尖,叶背主脉被柔毛,其余部份秃净。
花:柠檬黄色,漏斗形,长7–11厘米,直径约10厘米,花冠管内部有带红棕色条纹。
果:蒴果球形,直径约3厘米,具长刺。
花期:夏、秋。
毒性:树皮、叶、种子、鲜花及液汁有毒。引致腹腹痛及泻泄。
4、山菅兰(百合科)
多年生草本;茎坚挻直立,高1 - 2米。
叶:直立坚挻,线状披针形,长30厘米以上,阔1 - 2.5厘米;叶梢极长,有龙骨。
花:圆锥花序长5 - 10厘米,排列松散;花冠青紫色或青白色;裂片披针形,长6 -8毫米,内面3枚外翻。
果:浆果紫蓝色,球形,直径约8毫米。
花期:夏季。
毒性:有毒,能杀死家畜。液汁浸米晒干,可以毒老鼠。
5、马铎,海芒果(夹竹桃科)
乔木,高4–6米,枝粗壮。
叶:披针形至矩圆形,长10 - 15厘米,两端渐尖,秃净有光泽,侧脉细。
花:白,芳香,聚伞花序有柄,花萼长约1厘米;花冠细长,绿白色,长约4厘米,5裂,中心紫红色,直径4–5厘米。
果:干滑,椭圆形或卵形,长约6厘米,外皮纤维木质;种子1颗。
花期:六月。
毒性:树液误食会拉肚子,果子和种子有剧毒,误服通常可致死。树皮,叶及树液有时作药用,致吐及泻,用量宜慎。
6、马缨丹,如意草(马鞭草科)
全株气味强烈,直立或亚灌木状藤本,茎具棱角;无刺或有下向钩刺,高1–2厘米.匍匐时长2–4厘米。可能自庭园逸生,在广东甚为普遍。
叶:单生,对生,卵形或近卵形,长2–9厘米,短尖,叶缘具钝齿,脉基出,显著,被毛。
花:头状花序稠密,具苞片,着生于腋间长梗上,连花冠直径2–3.5厘米,萼4节;花冠盘状,花冠管长约1厘米,裂片4–5,
粉红,红,黄或橙色;雄蕊4,肉质,紧接花冠管。
果:卵形,长5毫米,肉质,形似核果,2室或分为2个单种子的小核果,熟时紫黑色。
花期:全年。
毒性:任何误食马缨儿童应立即催吐,然后急送医院洗胃,并且最低限度留院24小时。马缨丹即便是较低分量,仍有消化系统肌肉瘫痪,心肺肝肾及膀胱受损之迹象。
7、癫茄(茄科)
直立灌木,高30-60厘米,茎具硬长刺,幼嫩部分被刺毛,有红、黄、黑三种果子。
叶:单生或成对,广卵形,长5-12厘米,阔5-10厘米,5-7裂,两面均被硬毛,主脉及叶柄具刺。
花:聚伞花序腋生,花数朵;有时花单生;萼具刺;花冠白色,约长1厘米,3裂,裂片披针形,先端尖锐。
(黑颠茄)
果:球形,直径2.5-4厘米,秃净,成熟橙红色,果柄长2-3.5厘米,有细而直的刺;种子扁平,直径约4毫米,多数。
花期:夏季至冬季。
毒性:果有毒,不可食。
8、曼陀罗(茄科)
草本或灌木,直立,分枝,高0.5-2米,秃净或略被毛。
叶:大,单叶,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9-18厘米,渐尖,基部极不对等,两面秃净,叶缘波浪形或不规则浅裂。
花:大,约长15厘米,近喉处直径8厘米,白色,腋生,单生;萼绿色,长5-6厘米。
果:球形,绿色,直径3-3.5厘米,具短而粗的刺。
花期:全年。
毒性:中毒征象包括口干如焚,极度口渴,吞食及说话均感困难,视觉模糊及畏光。可能发疹,特别是身体上部头颈等处,高热,脉搏增加,视觉幻变,兴奋不安而陷于呓语。
致死原因:瘫痪及昏迷之后,循环系统萎陷,不能呼吸而死亡。此外,四肢冷冻,瞳孔放大,恶心及呕吐亦可能发生。病征可能延续10小时到数天之久。
人类及肉食动物较蔬食动物更易中毒,但鸡及禽类亦易中毒。此种毒质由一种曼陀罗制成,曾在印度被用作犯罪用途。意外中毒,尤其是儿童中毒时有所闻,通常因食其种子所致,有时甚至死亡。
9、硬枝黄蝉(夹竹桃科)
直立灌木,高达2米,割切时渗出乳液。栽培作为观赏之用。
叶:3-5片,轮生,椭圆或披针状矩圆形,长5-12厘米,阔1.5-4厘米,被短柔毛;叶背脉显著。
花:聚伞花序顶生,柄被鳞片状短柔毛;花冠黄色,漏斗形,长4-5厘米;花冠管基部膨大,管长在2厘米之内,喉部有毛;裂片5,圆或卵形,先端钝;雄蕊5,着生于管之喉部,花药与柱头分离。
果:蒴果球形,直径2-3厘米,有长刺。
花期:夏季。
毒性:全株对人畜有毒,刺激心脏及妨碍呼吸与循环系统。可引致流产。
10、海芋(天南星科)
多年生草本,茎粗壮,高2-5米,粗达30厘米。
叶:极大,广卵生,长30-90厘米,阔20-60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广心脏形;裂片箭头形,先端浑圆;柄粗壮,长60-90厘米,基部粗大。
花:花序柄粗壮,花序2个,长15-50厘米,佛焰苞管长3-4厘米,粉绿色,苞片船形,长10-14厘米。
果:红色浆果聚生于一个圆柱形的花序轴之上。
花期:春末夏初。
毒性:含草酸钙,氢氰酸及一种未经鉴定的生物碱。误食引致舌头麻木肿大、中枢神经中毒。皮外接触引起痕痒,麻木和发疹。
11、牵牛(旋花科)
缠绕性草本,多少被粗毛,茎长数米。
叶:大,近卵形,长8-15厘米;基部心型;柄长5-7厘米。
花:花序单独腋生,柄稍短于叶柄,花1-6朵,萼被粗毛,萼片5,线形,约长2.5厘米;花冠淡蓝,转为浅紫红色,约长5厘米。
紫花牵牛与牵牛大致相似,主要分别在以下特点:叶全缘,花深紫色,萼片矩圆形,长1.2-1.5厘米。
果:蒴果直径约1厘米,3室;种子5-6颗,近球形,黑色。
花期:八月至十一月。
毒性:含牵牛酸。上述物质为强力泻剂及利尿剂,反正不要吃就是了。
12、一品红,圣诞树(大戟科)
灌木,直立,高1-3米;茎秃净;切割时有乳液渗出。栽培作为观赏之用。
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7-15厘米,茎下部的叶绿色,全缘或微波状或稍分裂;背面略被毛;茎上部的叶较狭,通常全缘,
开花时红色。
花:花序顶生;总苞淡绿色,边缘具齿,直径约6毫米,每苞片有1至2枚黄色腺体;花聚生。花期:十一月至一月。
毒性:全株有毒,乳液引致皮肤刺激。小孩子食下一片叶都有致死可能。
13、篦麻(大戟科)
灌木,直立,高达5米,幼枝绿或带紫色,外披白粉。
叶:大而薄,掌状深裂,长20-26厘米,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先端短尖,边缘具齿;叶柄长;近基部有蜜腺。
花:总状花序,直立,长15-30厘米或过之;上部花属雌性,下部为雄性,直径1厘米。
果:蒴果卵形,长1-2厘米,绿或淡紫色,具软刺,少有光滑者;种子狭椭圆形,秃净,有褐色班纹。
花期:春季至秋季。
毒性:种子油高度泻泄性。种子剧毒,对人类,羊,马及鸡尤烈,对牛只毒性较低,含有篦麻碱和剧毒的篦玛奇酸。通常种子两粒即致剧泻,3粒引起肠胃炎而致人死命。种子毒质经煮沸2小时以上会可能消失。
中毒包括口腔及喉部像焚烧的感觉,严重则是大便带血、恶心、呕吐、腹绞痛、极其口渴、吐血、头痛、眩晕抑郁。并有肝脏退化及肾脏受损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