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还有赶山鞭、瘦黄芩、牙刷草、田基草、水黄芩等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河南、四川及以南各省区,通常生长在水田边、河沟边、湿润的草地上。它的茎直立,高度在55公分以下,茎四棱形,根茎粗短,单叶对生,叶片三角状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花朵生长在上部枝条通常偏向一侧,花冠二唇形,蓝紫色,人们形象地叫半枝莲、赶山鞭、牙刷草等等。 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
究竟怎样种植半枝莲呢
一, 半枝莲鲜草
选择土壤: 【性状】
种植半枝莲应该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讳积水。 本品长15~35cm,无毛或花轴上疏被毛。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cm,宽0.5~1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长约1.2cm,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二, 半枝莲药材
培育种苗: 半枝莲
半枝莲可以采用播种育苗和分株繁殖,以播种育苗为主。 半枝莲药材
1,播种育苗:时间在春季、夏季、秋季都可以播种;播种方式有直接播种和育苗移栽两种。 半枝莲
种子采集: 半枝莲性状鉴别
在7月前后当半枝莲的小籽粒变为黄褐色时,可以及时采集成熟种子,晒干,除去杂质,装入布袋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贮藏备用。 半枝莲性状鉴别
育苗: 半枝莲中掺拉拉藤、墨旱莲
春季在3-4月,秋季在9-11月,在平整的苗床上按照行株距15-20公分开沟条播,沟深5公分左右,播幅宽度10公分左右,沟里面浇水或稀薄的人粪尿,之后均匀地撒上细黄土拌好的种子,上面再覆盖细黄土,要求它的种子细小,盖土要薄,以不见种子为宜。最后盖上稻草等覆盖物,有利于保湿保温。苗床要求保持湿润,通常半月左右发芽出苗,苗出齐后揭去覆盖物,加强苗期管理,当苗高5公分左右可以移栽大田。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支莲的全草。茎四棱形,中空,多分枝。表面暗绿或暗紫色,叶对生,三角状卵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或心脏形,先端钝形,边缘具疏锯齿,花序穗状。
直接播种: 拉拉藤为茜草科植物拉拉藤的全草。切片长约2cm,黄绿色,茎四方形,上生有倒生小刺,手触之有糙手感。叶6~8枚轮生,无柄,线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先端具针状尖头,果实脱落后的果柄伞形排列。
直接播种和育苗移栽方法基本接近,就是注意行株距30公分左右开沟播种。每亩播种量1公斤。 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茎园柱形,绿褐色或带紫红色,有纵棱。叶对生,近无柄,线状矩圆形至披针形,全缘或稍具齿,基部楔形,先端短尖或钝,两面密被白色粗毛,浸水后搓揉茎叶呈黑色。花序头状。
2,分株繁殖:一般在秋季,把半枝莲老蔸带须根一块挖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蔸,按照须根多少,分成几个小蔸,然后在平整好的地上,按照行距30公分,株距10公分挖穴栽植,每穴一个小根,之后覆土施肥,第二年春天可以萌发出苗。 【炮制】
三,移栽: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一般春季育苗的在秋季9-10月移栽,秋季育苗的在第二年3-4月移栽。行距30公分左右,株距10公分左右。每穴1株。 【性状】
四,田间管理: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方柱形,中空,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多破碎,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萼下唇裂片钝或较圆;花冠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主要做好中耕除草和追肥、排水灌水、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工作。注意施肥要求重施冬肥,肥料用腐熟厩肥、饼肥、过磷酸钙;苗期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规范防治即可。 半枝莲饮片
五,采收加工: 【
选择晴天,从茎基离地面3公分左右处割下,保留茎基以利于萌发新枝,割下的全草除去杂质,晒干可用。一般1年可采收3-4次。 化学成分
】
主含生物碱、黄酮苷、皂苷、氨基酸、多糖、菊糖、红花素、异红花素、野黄芩苷、高山黄芩素、半枝莲素、半枝莲种素、对香豆酸、原儿茶酸等成分。
【
药理作用
】
1、抗癌作用
半枝莲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主治原发性肝癌等消化道肿瘤、肺癌及子宫颈癌等妇科肿瘤,并与其他中药联合治疗多种肿瘤,有较好疗效。众多的药理实验也表明,其抗肿瘤作用十分显著,半枝莲体外实验对小鼠肉瘤180、子宫颈癌14、艾氏腹水癌细胞、脑瘤22、肝癌实体型以及白血病血细胞等多种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机理如下:
(1) 增强机体免疫力: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转移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乃是肿瘤威胁生命的重要原因。现代研究认为,转移的肿瘤细胞具有免疫原低性和逃逸机体免疫功能的特点,因此,能够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 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采用小鼠腋下接种肿瘤细胞测定半枝莲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和MTT法测定半枝莲醇提物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 结果显示, 半枝莲醇提物对移植性肿瘤(肉瘤Six o和肝癌Hy?)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并有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在体外实验中,大剂量对脾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因此推测半枝莲醇提物有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实现其抗肿瘤作用的。半枝莲多糖在体外可促进Con 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 皮下注射给药1周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促进DNC 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说明该药对机体的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但大剂量注射(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对脾指数无影响,故使用时以中、小剂量为宜。
(2 ) 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研究显示,半枝莲的乙醇提取物可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凋亡。半枝莲提取物能明显抑制Ks62细胞增殖,使K562细胞出现凋亡所具有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特征,同时对Ks6?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经半枝莲提取物作用后的K562细胞内eas pase-3表达增加,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的表达升高和活化有关。亦有研究表明, 半枝莲提取物(ESB) 能明显抑制Hep-G, 细胞的增殖, 并有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ESB作用Hep-G, 细胞72小时后, 呈现凋亡早期的形态学改变; 凋亡细胞增多; S期细胞减少, G, /G, 期细胞增多; Fas表达增强, Bel-2及Bax表达变化不明显。表明ESB可抑制Hep-G, 细胞增殖, 阻滞细胞周期, 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FN FR超家族有关。半枝莲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人类肺癌细胞系As4g的生长。半枝莲可抑制人类子宫肌瘤细胞的生长,用半枝莲水提物处理正常的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和子宫肌瘤平滑肌细胞,发现培养的两种细胞均被抑制。研究结果显示, 半枝莲可能通过诱导SMA、h, 和P:7来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3) 抗致突变作用: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非程序DNA合成实验, 对半枝莲等几种中草药抗香烟焦油的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半枝莲可以明显地对抗香烟焦油凝聚物对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保护淋巴细胞的DNA。Ames实验表明, 半枝莲的水溶性提取物可以对抗NNK的致突变性; 也可明显抑制苯并芘诱发的TAo g和TA 100回复突变的作用。
(4) 抑制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是肿瘤的特异标志物,在分化了的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但是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端粒酶则重新激活,并可使细胞永生化。目前抑制端粒酶活性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热点。用主要由莪术、半枝莲等组成的抗癌方剂对人结肠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复方在药物浓度为10%时对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能力为50%,表明该抗癌方剂对端粒酶的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 抗氧化作用:抗氧化功能不全及活性氧的损伤作用均与肿瘤的形成有关。活性氧可以损伤DNA,细胞在DNA损伤未修复或错误修复的条件下分裂从而引起突变的发生, 如果突变发生在某些重要的基因(原癌或抑癌基因) 上时则会引起肿瘤的发生。利用H, O:-CT MAB体系, 发现半枝莲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半枝莲水提液对H,O,有清除作用,并呈量-效关系,抗氧活性较强的半枝莲多糖对脂质过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抑制率增大,随纯度的提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半枝莲多糖对负氧自由基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其对负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加强。
(6)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研究显示, 半枝莲能明显抑制Matrigel栓内微血管的形成; 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发现,20%、40%半枝莲含药血清组小管形成数为(5.6±1.1)、(1.0±0.7),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9.8±1.3和13.4±1.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经20%、40%半枝莲含药血清处理后内皮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9.75±2.63)、(14.00±2.58),明显少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24.25±2.06和26.50±4.65) (P<0.05) 。半枝莲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其机制可能与阻断内皮细胞迁移、下调VEGF蛋白表达有关。
2、利尿作用
半枝莲浸剂经乙醚提取的黄色针状结晶形物质,动物实验有利尿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麻醉家兔十二指肠给予排石汤(主含半枝莲)2.33g/kg,可明显增加尿量、肾动脉血流量,给药后70分钟可增至用药前的3倍。
3、降压作用
本品浸剂给动物作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但口服治疗量未产生降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降压有效成分不易被胃肠道吸收所致。
4、抗菌、抗病毒作用
半枝莲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半枝莲中的成分芹菜素(Api gen in) 和木樨草素(Lute o-lin) 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anti-MRSA) 的活性, 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六氢法呢基丙酮、薄荷醇、1-辛烯-3-醇)也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并且对革兰阳性菌更为敏感。体外实验表明,半枝莲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 生长, 强度中等。
5、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半枝莲的成分红花素(Cart hamid in) 有对抗组胺诱导的平滑肌收缩以及镇咳祛痰的作用。半枝莲尚有平喘作用。
6、抗衰老作用
通过测定半枝莲多糖对氧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表明半枝莲多糖有抗衰老、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7、对晶体醛糖还原酶(AR)的抑制作用
通过建立猪晶体醛糖还原酶的测定方法,发现红花素对晶体醛糖还原酶(AR)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毒性低,有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
8、解热、抗炎作用
半枝莲水煎剂对发热大鼠有解热作用,而对正常大鼠的体温无明显影响,其有效成分可能是印黄芩苷。半枝莲中的汉黄芩素、黄芩苷和黄芩苷元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可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
9、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由半枝莲、金钱草等组成的半枝莲化瘀排石汤可兴奋家兔离体回肠,阿托品可对抗其兴奋效应,表明排石汤增强肠管收缩的作用与M-胆碱受体(M-R)有关。给小鼠灌肠排石汤8.3g、11.9g、17.0g/kg均可明显促进胃肠推进运动。
10、保肝作用
复方半枝莲注射液能有效地降低小鼠磺溴酞钠在血液中的潴留量, 对CCl 4所致肝损伤的大鼠谷丙转氨酶有抑制其升高的作用。实验表明, 半枝莲能使CCl引起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活性降低,保护程度与药物剂量成正相关。组织学检查,半枝莲用药组的损伤主要为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反应及较轻度坏死, 与CCl组比较, 肝细胞损害程度显著减轻, 提示半枝莲对CCl所致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1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半枝莲总黄酮可通过降低载脂蛋白E基因降低小鼠TG、TC、LDL-C水平, 升高HDL-C水平, 升高SOD活性, 降低MDA含量, 降低PLT P、IL-6、CRP水平, 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性味与归经】
辛、苦,寒。归肺、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水肿,黄疸,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