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3月就过去了 世事沧桑,人生巨变,曾经的荣华富贵,抵不过一缕过眼的云烟。一首诗,没有任何感慨,没有一句评论,仅仅用桥边萋萋的野草花,和一轮夕阳,几只飞燕,就把这种沧海桑田描述得淋漓尽致。那么,这是哪首诗?是谁的诗?才能把这种巨变写得如此极致?

4月,你准备好走进花花世界了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看看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4月,走进栖心谷 乌衣巷
听山泉叮叮咚咚 刘禹锡 (唐)
看那些花儿兀自婀娜、芬芳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栖心谷的春天从来不缺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里百鸟唧唧,百花盛开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以朱雀桥和乌衣巷为背景,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思考。在这篇赏析文章中,我们将从背景、意义、写作手法和其他重要方面选重点赏析。
美池美瀑,阡陌交通 朱雀桥和乌衣巷都是位于南京市秦淮河畔的历史文化遗迹。朱雀桥是六朝时都城建康(今南京)南门外跨越秦淮河的一座浮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乌衣巷则位于秦淮河东侧,是南京市中心的一条古巷。这里曾是三国东吴时期的营房所在地,因士兵身穿青衣而得名。在六朝时期,乌衣巷是繁华的商业区,也是世家大族的聚居之地。
宛若真实的桃花源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通过对野草野花和夕阳斜的描写,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思考。野草野花在朱雀桥边自由生长,无人问津,寓意着荣华富贵不过是一瞬间的美好。夕阳斜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在这首诗中,刘禹锡以朱雀桥和乌衣巷为切入点,呈现了一个时代的更迭和岁月的沧桑。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将军池水附近,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明媚的阳光下与山峦相映成趣,一阵风吹来,叠起了千层浪;枝头随风摇曳的桃花,灼灼的色彩,与嫩绿的枝条交相辉映。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其中,比喻是最为突出的手法之一。例如,“朱雀桥边野草花”这句诗中,将野草花这种在朱雀桥边自由生长的植物,寓意着权利和荣华富贵的短暂和无用。
芝樱花、石竹花、朱雀花……蠢蠢欲动,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然盛开。 此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中,刘禹锡将燕子比作历史的见证者,通过它们的视角呈现了一个时代的更迭和变迁。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徜徉在绚丽多彩的花海 除了修辞手法,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刘禹锡在诗歌中运用了朴素自然的白描手法,将景物和情感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中还流露出一种含蓄蕴藉的情感,让读者在品味诗意时不断揣摩和思考。
微风裹挟着沁人心脾的 另外,这首诗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描绘了朱雀桥和乌衣巷的历史文化背景,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时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文化、思考时代变迁的契机。
花香 《乌衣巷》是刘禹锡的一首著名诗作,通过对朱雀桥边野草花和乌衣巷口夕阳斜地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耳边还不断传来清脆的
风铃声
芝樱花
栖心谷最有名的“樱花”长在地上
春雨暖阳滋润着山谷里的一种花,名为芝樱。虽冠有“樱花”之名,实际上却是一种草本植物。
花色包括红色、桃红色、白色、淡蓝色等,缤纷艳丽。
每年4月,栖心谷的芝樱花化身为地毯,为山谷披上一件靓丽的衣裳。
朱雀花
栖心谷最有名的“朱雀花”
像鸟儿一样依藤而生
“雀”实美丽
朱雀花在台州地区是很罕见的。每年4月栖心谷朱雀花开,数以万计的游客都慕名前往观赏。
朱雀花为蝶形花科藤本植物,又名
白花油麻藤、雀儿花
,花语为欢乐、快乐。簇串状花穗,直接长在藤蔓上,花形酷似雀鸟,吊挂成串有如朱雀飞舞,因此得名。
野生的朱雀花在
参天的古松、嶙峋的奇石
间若隐若现
远看就像是一群朱雀藏身在花藤中
近距离观赏,
朱雀花以其娇小灵巧的花姿,与直接吊挂的粗壮树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雀花最佳观赏时期为
4月初至4月底
,
花期
大概持续一个月左右。
栖心谷的山山水水增添了
朱雀花
的灵气,每当春雨绵绵之时,深藏在山林的朱雀花依藤而生,一簇簇,一串串,风情万种,给远离喧嚣的郊野带来了欢乐。
沿溪流盘山而上,在象瀑▪祥潭附近,一边感受青山垂瀑之美,一边欣赏那犹如万千只鸟栖息于树间的古老朱雀花藤。
乘着暖暖的春意,
一路鸟语花香,
瀑布清涧畔
,
但见千万只紫红色、粉红色朱雀花欢聚于此,
争奇斗艳,可谓“一藤成景、千藤闹春、百鸟归巢、万鸟栖枝”。
栖心谷的4月花海
有没有吸引到你?
花期不等人
错过这个时节
就只能再等明年了
快来栖心谷踏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