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前,经历过一次小涨价后,西安部分花卉市场本周末康乃馨价格创新低,其他花材价格也同比较低,有不少店面采取了买赠的促销活动。另外,清明节节令用花在市场占比较大,几乎家家门口唱主角。 将槐花划归为野菜一类,似乎降低了它贵为花儿的身份。然它确是野菜,亦花亦菜。
3月27日,在西安朱雀花卉市场,市场的停车场尚未车流量饱和。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常见的节日用花“老三样(玫瑰 百合 康乃馨)价格同比比较温和。其中,康乃馨的零售价低至9.9元/束(20支),品相最好的康乃馨,多色可选,最贵也不过13元/束(20支)。双头香水百合(白色/粉色)价格35至40元/束(10支),有部分商家有买百合送小雏菊或洋牡丹的促销活动。各类玫瑰花色齐全,但整体品相不够新鲜,多家店面正在对花开4度以上的玫瑰花做促销活动。有店家坦言:“疫情影响,物流不够顺畅,整体销量也一般。” 经菜农采摘,运送,一路颠簸,菜场的槐花多是无精打采,蔫蔫的。讲究的人,就不大情愿买了。怀旧的人,更是不买,选个明媚日子,呼朋唤友,驱车数十里,找寻槐林,去采摘新鲜槐花。
云南斗南国际花卉市场康乃馨的实时报价为7元(B级)、8元(A级),提示标签为下跌。西安朱雀花卉市场一位正在码放刚到货康乃馨的商家说:“去年三八节前,正红色康乃馨价到了一束60元,算是10年来的最高售价。主要是有价没货。往年同期,也就是一束15左右,稀缺颜色差价也就1元钱,但昨天正红色破了10元后,今天9.9元不限颜色,基本是赔钱卖。”在店家的提示下,记者通过网上查询到了云南斗南国际花卉市场康乃馨的实时报价为7元(B级)、8元(A级),提示标签仍然为下跌。 供人食用的莹白槐花,是刺槐树上的花。刺槐又名洋槐,顾名思义,它是舶来品。一百多年前,从德国漂洋过海落户山东后,被各地广泛栽植。
市场一位鲜切花从业者说:“以前在朱雀,有不少商家走单品单店路线,但近两年多,受疫情、市场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要么进不来货,要么价格上不去,大多采用拼货的方式,这样市场上家家户户花材非常类似,更容易被消费者货比三家。往年在春节、情人节、三八节这3剂强心针的激活下,鲜切花花卉市场就会陆续进入一年中的消费旺季,但今年的花价,产地价不低,末端卖不上价,另外鲜花不是生活的刚需,受防疫政策等影响,买的人更少。” 古诗句里的槐花,为国槐,花期在农历六月,开米色的纤小花朵,为中药槐米。国槐起源久远,《周礼·秋官·朝士》有载“面三槐,三公位焉”。周朝位极人臣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觐见天子,面向三株巨槐而立。此后,槐即为权势和官位的象征。
除了价格外,民俗有“早清明”的说法,配合节令,祭扫常用的鲜花如各类菊花、百合、康乃馨等成为花市主角。 前秦皇帝苻坚政治清明,街市繁荣,百姓安居乐业。魏晋民谣里颂唱其时都城长安,街旁植柳植槐。王侯权臣的朱轮车辇行走其间,凤凰栖于树上。长安大街槐树浓荫如盖,智者如云,黎民百姓享受槐荫清凉。
一位花店销售员说:“清明节选花也有讲究,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是比较合适的。而白玫瑰、栀子花等象征着惋惜和怀念,黄色的花也多用于寄托哀思,其中黄菊花的使用最为普遍。清明节常用的花材本周都有小幅上涨的情况,整体销量尚可。另外,简单搭配的小花束销量比较好。” 长安大街,夹树杨槐。
下走朱轮,上有鸾栖。
英彦云集,诲我萌黎。
——魏晋·无名氏《苻坚时关陇人歌》
到了唐代,长安依旧柳枝低垂,槐伞遮天,都城阡陌纵横交错,车马喧腾,一派繁华景象。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 初唐·卢照邻《 长安古意》
时过境迁,地位尊贵的国槐,如今多是无人识。居住的街道,路旁两行国槐。每至端午节前后,槐花开放槐花飘落,地上一层厚厚的槐花雨,铺了米黄薄毯一般,有几分诗意,又有几分落寞。
洋槐花,没有国槐花的闲逸和幸运。生为人间美食,是洋槐花的使命。洋槐花多美,一嘟噜一嘟噜缀在枝叶间,丰润如白色的云朵。这耀眼的白,纯净的白,简直令所有鲜艳的花儿,都失了颜色。近看一朵朵槐花,素蝶般轻盈,玉翅纤柔,翩翩起舞。
春末,洋槐花开时分,路过洋槐,淡淡的清香便落了满身。
夏天,国槐开花,伴着蝉鸣。诗人白居易和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是知己。年纪相仿的两个人,五十岁后才相遇相知。刘禹锡的一首诗,使诗王白居易折服“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两位诗人经常写诗唱和,不亦乐乎。听夏蝉歌唱,看国槐花开,诗人白居易想和好友分享所思所想。真挚的友情就是这样纯净又厚重,一切喜乐只愿告诉你,花开了虫鸣了,天地间的所有细微变化,都想让你知道,摊开一颗心给你看。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唐·白居易《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逢夏岁已过半,诗人感慨时光匆匆催人老,霜雪满头。诗人隔空相告好友,且吟且酒,舒心开怀。一年后,刘禹锡和诗“蝉韵极清切,始闻何处悲。人含不平意,景值欲秋时。此岁方晼晚,谁家无别离。君言催我老,已是去年诗”。白居易又回诗《答梦得闻蝉见寄》,其中有“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句。
又说洋槐花。在乡村度过童年的人,谁能忘得了槐花的清香呢。槐花季,无疑是春天给农家最美的馈赠。春风十里,玉白铃铛摇曳吐芳。洋槐花,生可食得,熟可食得。我们小孩家,捋一把槐花,清香满嘴。
那时,外婆常蒸槐花麦饭,再加一点嫩槐叶,说是添色也添香。蒸好的麦饭,趁热拌入猪油,蒜末油辣椒外加少许盐,各样调料依是掩盖不了槐花特有的香甜,滋味绝佳。
如今,巧手主妇做出各种花样槐花饭。槐花鸡蛋素馅包子,槐花猪肉饺子,槐花鸡蛋煎薄饼。槐花焯水过凉攥团,放入冰箱冷冻,四季都可食槐花。
国槐花开在盛夏,夏天又被称为槐夏。夏日的早晨,小池塘碧玉般翠绿清凉,槐树绿荫笼罩庭院,幽静闲适。樱桃熟了,麦子黄了,院落芍药静静开放。
横塘晕浅琉璃莹。绿叶阴浓庭院静。
樱桃熟后麦秋凉,芍药开时槐夏永。
——北宋·谢逸《玉楼春》
喜爱洋槐花,莫如说是怀念流逝的岁月。小时候,村口有皂角树,石碾,人家门前皆有洋槐。一树又一树洁白槐花,开在春天的村庄田野。
现在的乡村,房前屋后,多是玉兰,月季,甚少见到槐树。美则美矣,田园的淳朴清新少了许多。
最忆是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