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丨《诗经》植物志: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多色)
文/项苏农 桃花多为粉红色,也有白色。花瓣略尖,边开花边长叶。花梗较短,侧芽常是3个并生,叶近披针形有细锯齿。
【作者简介】项苏农,苏州市人,律师。工作之余爱看闲书,出差之机常逛街市,间或有所感,书诗文自娱。 桃花为一花单生,花开有叶,梗短贴枝。而碧桃则为重瓣丰盈,叶边锯齿,花梗较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梅花(多色)
(一)息夫人的桃花桂冠 梅花的香味特别浓郁。开花的时候还没有长出新叶。萼瓣较硬。花瓣形状较圆,不要通过花瓣的多少去区别它。梅花花梗较短,单朵开放。叶子呈卵形至广卵形,锯齿细尖。它可以是单瓣,也可以是重瓣。
历史上用桃花来形容女人,最有名的是息夫人息妫,人称桃花夫人。 杏花(粉色或白色)
这个息夫人,真的不简单。 杏花和梅花略像,但花期略晚。
《春秋左传•庄公》记载道:“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如果你看到它单朵开放在枝条上,花瓣圆圆的很像梅花,但是花萼鲜红,颜色分明,那肯定就是杏花了。盛开之后,花萼像是嫌弃花瓣一样,尽量离开花瓣远远的。
息夫人因息国灭亡的缘故,进入楚宫三年,为楚文王生下了楚堵敖和楚成王这两个儿子。 樱花(多色)
息夫人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从未主动说过话。楚文王问她是什么缘故,息夫人回答说:“我一个女人,伺候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么话可说的?” 樱花的花瓣有豁口是它最大的特征。有人说还要看有没有叶,但其实早樱开花的时候没有叶,而晚樱开花的时候是有叶子的。所以,不能以有没有叶来区别。
奇怪的是,为什么要在夫人前面冠以桃花?在现存的正史和野史,均没有直接的提及此事。 早樱花序伞形总状,总梗极短,通常先花后叶,花白色至淡粉色,常为单瓣,有豁口。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论》中,引用了一句民间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许后人将身在楚王深宫,三年从不主动说话的息夫人,比喻为默默无言的桃树,因此才将桃花之名,奉送给了她,所以息夫人才有桃花夫人的称呼。 晚樱通常花叶同发,花大型而芳香,有多重瓣,颜色为粉红色、白色和黄绿色。
有据可考的是,一直到了唐朝的时候,息夫人才被人称作是桃花夫人。诗人杜牧为此写了一首《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的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梨花(白色)
(二)陶渊明的桃花源 梨花花瓣洁白丰润、一簇簇地开放在绿叶间,花蕊颜色深,略带点红色(开到快谢的时候几乎变成完全的胭脂红)。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桃花林的盛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梨花伞房花序,每个花序有5-7朵花。花梗较长,与樱花花梗长度相当。白色花朵,5片花瓣,花蕊为紫红色。
前因说的是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打渔为生的人,在沿着一条溪水划船前行时,误入了一片他从未去过的桃花林。 李花(粉色或白色)
这时候的他,看见溪的两岸几百步之内,全都齐刷刷的是长满着除了桃树还是桃树,香草遍地鲜嫩美丽,地上满是随意掉落下来的桃花花瓣。 李花有点像樱花,细细碎碎,朦朦胧胧,簇拥得一片洁白,但花瓣没有豁口,树皮比较苍老,花梗很长,成簇开放,花瓣洁白,花蕊浅黄,花瓣、叶子都细细小小,开花同时长叶。
如此写照,其实寓意着这个武陵渔人,已经通过桃花林,开始走进了一片世外桃源。 李花与梨花一样是白色成簇开放,与梨花最大的不同在花蕊上,李花没有红色或者紫色的花蕊,它的花蕊呈浅黄色。李花的花朵比梨花要小,且花瓣之间的间隙更大。
陶渊明通过描写秦朝的遗民,在世外桃源里过着怡然自乐的日子,表现了对平安生活的渴求,充满了对安宁社会的理想。 迎春花(黄色)
(三)任昉的桃花米 迎春花与连翘开的都是黄色的花,也都在春天开花,所以让人不容易分清。但是仔细观察,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迎春花是木犀科素馨属植物,而连翘是木犀科连翘属的植物。
任昉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清官。 迎春花的外形比较矮小,枝条容易下垂,呈拱形。连翘的外形比较高大,枝条不下垂。
《南史》记载他“出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为政清省,吏人便之。卒于官,唯有桃花米二十石,无以为敛。” 迎春花叶片较小,是椭圆形,叶子对称生长;连翘叶片比较大,是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是单叶或者三叶对生。
所谓的桃花米,名字很好听,其实就是糙米,也就是脱去稻谷外层稻壳的米。因为米粒内保护皮层的红衣未经舂去,所以称之为桃花米。 还有最大的区别是迎春花的花蕾向上,有6个花瓣,花朵是单生。连翘的花蕾向下,只有4个花瓣,花瓣比迎春花宽大一点。
说的是任昉,一个相当于省部级的高官,平常为人是体恤百姓,乐善好施,对己则是艰苦生活节俭过人。活的时候,和家属一起吃的是糙米;死的时候,身无长物,连下葬都成问题。 (本文由闵媛编辑整理)
(四)唐寅的《桃花庵歌》 作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来源: 甘肃日报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
这首诗是唐寅的代表作。全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诗句中含有“桃花”或者“花”的14个“花”字,作为该诗的文脉,从首句到尾句,几乎是一以贯之。充分体现了表面上以散淡的桃花仙人自比的唐寅,实质上是玩世不恭愤世嫉俗,骨子里洒脱率性游戏人生。
(五)唐诗中与人物有关的著名桃花诗
(1)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公元755年,李白去安徽省的泾县会见友人汪伦。他有感于汪伦几天来的美酒款待,又有感于汪伦一路的临行相送。
重感情的李白,于是就在告别现场,写了一首《赠汪伦》的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情此景说明,桃花潭水算得深了,还是没有汪伦对我李白的情深。
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由此得到诗句的证明。
(2)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朝人孟棨写了一本《本事诗》的书,他在该书中记录了许多唐朝诗人的逸事。在《情感第一》篇中,描写了一段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清明节的这一天,因为考进士不及格,而一直为此郁郁寡欢的崔护,一个人去了长安城郊的南庄游玩。
因为口渴,他想讨一口水喝,就匆匆的向村庄里走去。
在一户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他随意的叫开了人家的屋门。
这户人家的少女,在问明了来意后,就转身回去端了一杯水给他喝,而且还打开房门,请他进来,请他坐下歇歇。
这次与农家少女的偶然相遇,使崔护在心中一直念念不忘。
到了第二年清明节的这一天,鼓足勇气的崔护,再次来到了这户人家,却发现房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
其心泱泱,满怀惆怅的崔护,于是就在这户人家的墙壁上,写了一首《题都城南庄》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3)刘禹锡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和“种桃道士归何处”
在《本事诗•事感第二》中,记录了唐朝诗人刘禹锡,两写玄都观里桃花诗的逸事:
公元815年2月,因为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由于失败而遭贬官的刘禹锡,在被重新起用回到长安京城的时候,以去城里玄都观中看花有感为由,写了一首题目为《玄都观桃花》的诗,讽刺当时朝廷新贵:“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公元828年3月,因为写了前面一首诗后,又一次遭到贬谪的刘禹锡,再次被召回到京城长安做官。这时候已经是56岁的他,嘲讽思想依然存在,战斗精神依然不减,继续出手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相关阅读:
大唐人真的喜欢胖美人么?
生于宰相之家的北宋词人晏几道,从“歌尽桃花扇底风”到牢狱之灾
小编提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