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春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 金线莲是一种珍稀名贵中药材,来源于兰科、开唇兰属,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糖尿病等症,享有“药王”的美称。

1 近年来,金线莲人工种植的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我国发展较快的中药材之一,并形成设施栽培、林下仿野生栽培、盆栽等模式。由于金线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要求严格,因此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创造适宜植株生长的环境,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介绍金线莲的设施栽培模式。
、 药用价值。金线莲在民间的使用范围较广,素有“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经有关部门测定,发现金线莲中氨基酸组成成分、含量及抗衰老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目前,我国对金线莲的药用研究才刚刚起步。金线莲全草均可入药,药性味平、甘,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具有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由于金线莲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加之近年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野生金线莲越来越少,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经多年研究,目前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根据设施栽培形式不同,分为大棚集约化栽培和套袋式栽培两种类型。
2 一、大棚集约化栽培
、 金細 1.栽培基地选址及搭建方法
t 栽培基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水源清洁、排水良好、立地开阔、通风良好的地块,要求周围5 km内无工业厂矿、无“三废”污染、无垃圾场等其他污染源,并距离交通主干道500m以外的生产区域。
的分布及特性。金线莲属植物有 金线莲种植大棚一般可分为3类,玻璃温室大棚、连栋钢管大棚和简易大棚。搭建大棚前应清除四周的杂草及废弃物,集中烧毁,同时施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大棚走向因地形而异,一般以南北走向为宜,玻璃温室大棚和连栋钢管大棚棚顶及四周先覆盖薄膜再盖遮阳网,便于人工控制棚内温度、光照、湿度,大棚内安装风机、水帘系统及微喷灌系统。
30 简易大棚一般用毛竹进行搭建,棚顶及四周覆盖薄膜和遮阳网,有条件的安装微喷灌系统,棚的四周应挖排水沟,以利排水。在种植前需对组培苗进行炼苗,以增强组培苗对大棚环境的适应性,促使其从异养向自养转化,提高移栽成活率。一般炼苗15~30d,然后用清水洗净植株基部的培养基,50%多菌灵浸泡后移栽,浙江地区移栽时间以每年3、4月移栽为宜,福建、广西等地通常一年种植两季,第一季3月初移栽,第二季9月初移栽,移栽时宜浅忌深,以第一条根接触基质为宜。
多种。一般分布在海拔 2.移栽条件对组培苗的影响
300~1200 不同移栽条件对组培苗的生长状况影响差异较大,其中泥炭︰河沙=2︰1(表面加盖一层活苔藓),种植密度为3~5cm×3~5 cm,遮阴率70%,1/4MS营养液的条件下,组培苗的成活率高且长势较好。金线莲光饱和点为5000lx,光补偿点为400lx,最大需光量不超过6000lx,在生长过程中通过调节遮阳网透光率,将光照度控制在3000~5000 lx。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30℃,在高温季节,通过水帘、风机进行降温,冬季通过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刚移栽时,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移栽成活后,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85%,栽培基质含水量控制在35%~45%。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栽种15~20d后,用氨基酸液体肥料喷施1次,栽种30d后,用花宝或1/4MS营养液,每隔15d喷施一次,采收前20d停止施肥。
米的丘陵地,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均有野生金线茬生长。金线莲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洵边、石壁和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适生温度为 金线莲常见的病害有茎腐病和软腐病等,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茎腐病可选用30%甲霜·噁霉灵8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防治;主要害虫有红蜘蛛和螨类,可用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18~20& 二、单筐套袋式栽培
光照为正常日光的 单筐套袋式栽培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栽培方式,由透气装置、塑料薄膜、不锈钢骨架及种植筐构成。种植前将基质拌入腐熟的牛粪或者羊粪,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铺设于种植筐内,基质厚度为10cm左右。移栽好后,将整个套袋的种植筐置于遮阳度为70%~80%的大棚或林下。套袋后植株与外界隔离,每个种植筐形成一个独立的栽培个体,病菌和害虫不易侵入,可有效防治病虫害。种植筐通过透气装置实现与外界气体和水分的交换,高温干旱季节,通过水帘、风机、喷灌等设施对周边环境进行降温增湿,从而调节套袋种植筐内的环境。单筐套袋式栽培模式机动灵活,可操作性强,既适合企业大规模种植,又适合合作社、农户小规模种植。
1/3 想了解更多金线莲的知识,请参考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 珍稀名贵药材金线莲》。
撮忌阳光直接照射。株高
8~20
厘米,根茎细软,茎圆筒形,前端直立,基部呈匍匐状,茎节明显。叶互生翩,呈植圆形,叶面有光泽,墨绿色中有金黄脉网,叶背呈淡紫红色。花为完全花,总状花序具有
1~6
朵松散的花,花序梗长
8~13
厘米,被柔毛,花苞片淡紫色,卵状披针形。金线莲除药用外,还是一种具有极高已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珍品。金线莲的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发现,野生金线莲商品价格居高不下,新鲜金线莲題千克售价已达
150
元地约产舞草
250-350
千克。金线莲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在我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已被开发成“金线茶"、“金线大餐'等。
3
、人工'成埼金
JME
技术。人工栽培金莲莲主要为大棚栽种。大棚栽培的优点是采取采取人为的方法,使其气候适宜金线莲的生长;增加抗灾能力;可人为扩大种植面积,有效提高产量,増加经济收人、
⑴大改改造改造。建大棚的目的是用来调节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控制水分,使透光率为
40%~50%0
大棚的结构为:以北高南低的斜面为宜,棚的前柱高
1.5
米,后柱高
1.2
米,柱距
2-5
米,顶铺约
5
厘米厚的茅草,'茅草上盖-层塑料薄膜,棚内畦高
30-50
厘米,畦宽
1,2
米。也圃圃圃内搭棚梁,进行立体种植。
.⑵选址。大棚应选择在有林有水、且交通便利的山梅,保证大棚阴凉,有塘塘塘。冬季避风保暖,减少散热,保持湿度。
(3旱
旱旱季节。人工组培苗常年都可栽植。.每平方米
500-1000
株,种植宜浅忌深,植后覆盖干净預的苔聲喷洒清水,棚内温度不超过
25
注意保湿、保温°
⑷种苗。主要来源于人工组培苗,目前广东、云南等地都可供应大面积生产所需的种苗。
(5)
田间管理。管理水平的好坏,关系到莲莲莲的成活率、生长及产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 松土除草。适时松土除草以利土壤疏松,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杂草危害,减為病害发生,以利金线莲生长。松土应谨慎,勿损伤根状茎,腐腐腐叶。松土深度以能破除板结层为宜,最好浅松少松或不松土。发现金類根部外露,应及时埒土。
② 施肥。金线莲栽植后,生长阶段要适时追肥。通常施用豆饼、猪粪、牛马粪等农家肥,并在每
100
千克肥液中加少量的硫酸亚铁,以促进叶色浓绿而富有光泽。在使用时要加水稀释。施肥时切忌网莲莲莲叶片顶不慎污染,应立暢淋-次清水。在金线莲生长季节,还可用
0.2%
尿素加
0,醋醋
醋酸二氢钾的水溶液作根外追肥,每隔半个月喷施
1
次,连喷
5
次。
③ 适时浇水,提高土壤和空气的湿度土壤土壤土壤湿度决定着金线莲的成活与生长。由于金线莲根系不发达,多数根系生长在表土,不可
|e
随着农业产业结
1(g
能从土缰中获得太多水分归归归归构调整和贫困地区脱干旱季节,所以栽培金线莲时,空:贫步伐的加快,会泽工学聲气湿度相UUUU度显得更为,县“十大"产业之-的
Sl|g
重要。棚内可用容器盛水,向地面、
f
名贵中药材开发取得顧等走道、台架、空中喷洒水,以提高空:了顿成果。现将获城潟气相对湿度。
(6)
收获。金线莲栽种后,生长'黑褐色、红色、黄色,下部有须根,
4~5
个月,株高
10
厘米以上,
5~6{
一般结块根
2~7
个,茎杆直稍稍稍稍稍稍重
1~2
克时,即可收获。$匍匐,圆收时连根拔起他可割茎留根以便柱形,皮来年再生),抖去泥土,置于阳光下,色青绿、暴晒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