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叶剪夏罗(是石竹科剪秋罗属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0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叶片卵形;茎生叶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被疏毛或近无毛,边缘具缘毛,花序紧缩呈头状,具花;花梗细,远比花萼短;苞片小,草质,披针形;花萼筒状或筒状棒形,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雌雄蕊柄无毛,花瓣红色,爪倒披针形,瓣片轮廓宽倒卵形,裂片倒卵形,全缘;蒴果卵形,种子三角状肾形,暗红褐色,夏秋开花,秋季结果。分布于中国新疆,中国各城市庭园多有栽培。欧洲、中亚至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也有分布。
皱叶剪夏罗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被粗毛。茎直立,不分枝或多少分枝。基生叶叶片卵形;茎生叶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基部心形,抱茎,顶端急尖,两面被疏毛或近无毛,边缘具缘毛,从叶腋生出不育短枝。花序紧缩呈头状,具10-50花;花直径15-20毫米,花梗细,远比花萼短;苞片小,草质,披针形;花萼筒状或筒状棒形,长14-17毫米,直径约3毫米,沿脉被疏柔毛,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雌雄蕊柄无毛,长4-6毫米;花瓣红色,长15-18毫米,爪倒披针形,基部具缘毛,瓣片轮廓宽倒卵形,长7-9毫米,2裂达瓣片的1/3,裂片倒卵形,全缘;副花冠片线形或钻形;雄蕊微外露。蒴果卵形,长约10毫米;种子三角状肾形,长约1毫米,暗红褐色,具棘凸。花期夏秋,果期秋季。
皱叶剪夏罗的分布与生长习性
皱叶剪夏罗的分布:中国多地均有栽培。
皱叶剪夏罗生长习性:生长强健,耐寒。喜凉爽、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及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稍耐阴,耐石灰质及砾石土壤。花期6-9月。,喜凉爽湿润;本种习性描述不详。
皱叶剪夏罗繁殖方法
种子处理:选用籽粒饱满、高活力、高发芽率的种子。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漂去瘪粒,风干待用。播种前对大粒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同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基质选择:育苗基质按泥炭+珍珠岩=3:1混合,并用60%代森锌粉剂进行消毒,充分拌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3天再揭去薄膜,待药味挥发掉后使用。
播种:播种后先将基质(让基质充分吸水,含水量标准:用手握住将要滴水,手松后不散落)填入穴盘内,用玻璃或木板轻轻刮去多余基质,切忌用力压实(以防透气性差,影响种子发芽),用牙签在装好基质的穴盘上轻轻挖一个洞,深度为种子直径的三倍即可,根据种子的大小,一般大粒种子每穴播一粒,小粒种子可以每穴播2-3粒,以确保其发芽率,播种后在其上覆一层薄的泥炭。然后,喷水(用雾喷)至穴盘底部有水渗出即可,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其上,保持种子发芽所需水分。
催芽:播种后将穴盘放入温室,室温控制在种子发芽适温22-25℃,一般7天即可发芽,最晚的15天后也可发芽,幼芽露头时即可除去薄膜,此时要控制好水分(雾喷)和温度,给予充足的光照,水分供应要严格控制,宁干勿湿,以利于根系向下生长,防止形成“高脚苗”,早上浇水以防止徒长,感染病虫害。穴盘四周易干,要及时补水。温度过高也易徒长,昼夜要有一定的温差。90%以上幼芽露头时即可移出温室,炼苗7-10天后可移栽。
皱叶剪夏罗主要价值
盆栽:皱叶剪夏罗的组合盆栽是皱叶剪夏罗近年流行的应用形式之一。组合盆栽采用不同的皱叶剪秋罗品种,利用皱叶剪秋罗种间的花色、植株高矮、花型不同与变化有机地将它们搭配在同一个栽花器具或同一个栽植环境中。它强调皱叶剪秋罗品种间的组合、搭配及整体的景观效果。组合式的花钵放置在公共绿地和大众场所,使城市园林景观形式多样化,能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不同要求。
造景:皱叶剪夏罗色彩丰富,其植株矮小,性状一致,种植生长速度快,并且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严格,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批量化和规模化生产、种植。使用皱叶剪夏罗进行快速绿化造景,可以快速覆盖裸露环境和空地,满足人们对环境绿化、美化的不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