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枣儿是百合科、绵枣儿属植物。鳞茎卵形或近球形,高2-5厘米,宽1-3厘米,鳞茎皮黑褐色。基生叶通常2-5枚,狭带状,长15-40厘米,宽2-9毫米,柔软。花葶通常比叶长;总状花序长2-20厘米,具多数花;花紫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小,直径约4-5毫米,在花梗顶端脱落;花梗长5-12毫米;花被片近椭圆形、倒卵形或狭椭圆形。果近倒卵形,长3-6毫米,宽2-4毫米。种子1-3颗,黑色,矩圆状狭倒卵形,长约2.5-5毫米。绵枣儿可药用或食用;花色艳丽,持续时间长,耐寒、耐旱性强,生长季节不需要特殊管理,病虫害较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此外还有一定的固定水土的能力。
绵枣儿形态特征
鳞茎卵形或近球形,高2-5厘米,宽1-3厘米,鳞茎皮黑褐色。基生叶通常2-5枚,狭带状,长15-40厘米,宽2-9毫米,柔软。
花葶通常比叶长;总状花序长2-20厘米,具多数花;花紫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小,直径约4-5毫米,在花梗顶端脱落;花梗长5-12毫米,基部有1-2枚较小的、狭披针形苞片;花被片近椭圆形、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2.5-4毫米,宽约1.2毫米,基部稍合生而成盘状,先端钝而且增厚;雄蕊生于花被片基部,稍短于花被片;花丝近披针形,边缘和背面常多少具小乳突,基部稍合生,中部以上骤然变窄,变窄部分长约1毫米;子房长1.5-2毫米,基部有短柄,表面多少有小乳突,3室,每室1个胚珠;花柱长约为子房的一半至2/3。果近倒卵形,长3-6毫米,宽2-4毫米。种子1-3颗,黑色,矩圆状狭倒卵形,长约2.5-5毫米。
绵枣儿的单花持续时间为4-5天,其单花期根据花部形态变化和散粉特点可以分为3个时期:①散粉期:花蕾松动、花被片开展至6个花药完全开裂,柱头无明显变化;②柱头发育期:柱头伸长,颜色由白色变为乳白色转黄,最终变为黄褐色,且柱头弯曲,顶端具有乳突。③凋谢期:开花4-5天,花瓣开始皱缩,花丝萎蔫,花药脱落,柱头枯黄。
绵枣儿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和俄罗斯。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以及四川(木里)、云南(洱源、中甸)、广东(北部)、江西、江苏、浙江和台湾。生长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路旁或林缘。
绵枣儿主要价值
绵枣儿可药用或食用;花色艳丽,持续时间长,耐寒、耐旱性强,生长季节不需要特殊管理,病虫害较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此外还有一定的固定水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