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草,为木犀草科木犀草属一年生草本,高常不及40厘米,无毛,茎分枝。叶纸质,近无柄,匙形或倒披针形至椭圆状长圆形,边全缘、有锯齿或分裂。花白色或淡黄白色(栽培中亦有橙红色或红色),芳香,排列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花梗比花萼长;萼片6片,果时不扩大,线状匙形,长2.5-4毫米;花瓣6片,有明显的瓣爪,上边的2片与萼等长或稍长,分裂成多数裂片,侧边的2片掌状分裂,下边的2片不分裂;雄蕊17-20枚,花丝钻形;心皮3个。蒴果下垂,近球形或坛形,通常具3棱,长约1厘米;种子黑色,有光泽,长2-2.5毫米,种皮有皱纹。
中国上海、台湾等地有引种栽培。产非洲北部。
木犀草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木,株高约30cm,多分枝,略倾卧。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匙形,先端钝,偶有缺刻。总状花序顶生,边开边伸长,花小,橙黄色或桔黄色,聚集在花序轴上,有浓厚的宛如桂花的香味,花期5-8月。蒴果有三个角,果熟期8-9月。
木犀草分布与生长习性
木犀草的分布:产东北、华南、西南各地。其余各省常见栽培。欧洲地中海东岸、中东、中亚、东亚均有分布。
木犀草生长习性:生于山坡、河岸、路旁、砂质草地及林缘。在土地平坦,土层厚,又较湿润的地方生长旺盛,长期种植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抗干旱和寒冷的能力也较强。
木犀草繁殖培育
春季播种,也可于9月盆播,幼苗怕寒,所温在20℃左右,发芽整齐,室内温度5℃以上,能安全越冬。幼苗长出真叶后,多带土移植一次,待气温上升时,约4月中下旬定植,株距20cm。在栽培中因其怕潮湿故不宜多浇水。温室越冬的秋播苗,选春季暖和天气进行定植,可提早开花。采种时须分批及时采收,否则会自行散落。
木犀草的种植方法
木犀草喜欢光照,特别是夏季凉爽的季节里,而其土壤则通常情况下要疏松、肥沃。在进行木犀草的播种时,一般会选择在春季,如果是秋季,也可以在九月进行盆播,但却需要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当木犀草的幼苗长出真叶之后,可以带土进行移植,当温度上升稳定之后,可以进行定植。木犀草在栽培过程中,不宜多浇水,在进行采种时需要分批来进行采收,否则会自行的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