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瓶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瓶子草属的食虫植物里最矮小的品种,具有紫色的瓶子,瓶子很小,大约只有30厘米长,生长着偏向一侧的花朵,颜色鲜艳,亚种和变种很多。形态和猪笼草的笼子相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诱的昆虫失足掉落瓶中,瓶内的消化液会把昆虫消化吸收。生长范围几乎遍布美国东海岸、大湖区和加拿大东南部,成为最常见且广泛分布的瓶子植物。它也是唯一可以居住在冷温带的瓶子草属植物。
紫瓶子草形态特征
紫瓶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地下茎的生长点莲座状长出瓶子般的叶,叶子分为具捕虫功能的捕虫叶,以及无捕虫功能的剑形叶。捕虫叶的开口向上,面向中央,形状是垂直管状(也有瓶状、喇叭状),并从瓶子上方入口处延伸出一个盖子,瓶口周围通常有“唇”,会分泌蜜糖和气味,盖子本身也会产生蜜糖,但是量较少。
紫瓶子草的瓶子很小,大约只有30cm长,形状短粗矮胖,有着厚厚的唇。和其他直立的瓶子草不同,紫瓶子草的口盖不屏蔽瓶口,与开口垂直,边缘波状,紫红色;从侧面看起来,唇的两侧就像有一对耳朵形状的翼。通常紫瓶子草的盖子被称为罩,这些罩具有美丽的,树枝状的纹路,面向瓶口的一侧覆有硬硬的毛。
瓶状叶有一捕虫囊,囊壁开口光滑,并生有蜜腺,分泌香甜的蜜汁,以引诱昆虫前来并掉入囊中,囊壁光滑,内含消化液,可分泌消化酶将昆虫分解,然后由内壁的薄壁细胞构成的腺体分解出来的蛋白分解酶加以吸收;此外,瓶子草在秋冬季节会长出剑形的叶,这种叶片无捕虫囊,只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养分。
瓶子草的花为两性花,花序从叶基部抽出,为疏松的总状花序,由几朵大型的花共组,花芯由1盔状柱头,3~5室的子房和50~80条雄蕊组成,花黄绿色至紫红色,花朵向下开放,花萼5片,呈圆形,位于花瓣的下方,花序高出叶片,长约70cm,花期3~5月。果实为蒴果,粗糙,表面多节,内含多数细小种子,成熟时自动开裂并弹出种子。
紫瓶子草分布范围
生于低地沼泽中。分布于美国州:特拉华,马里兰,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纽约,康涅狄格,罗德岛,麻萨诸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缅因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上下),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州和明尼苏达州。(爱荷华州的报告可能是传闻。)
加拿大,艾伯塔,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拉布拉多,马尼托巴省,新不伦瑞克省,纽芬兰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爱德华王子岛省,萨斯喀彻温省和魁北克省,西北地区。
紫瓶子草养殖方法
1、适宜环境
紫瓶子草夏季适宜温度在21~35℃,冬季适宜温度在1~7℃。紫瓶子草是属于耐霜寒植物,一般在冬季不需要移入温室养,除非冬季是非常严寒,零下n度的情况下。。
2、盆土要求
盆栽紫瓶子草,的花盆可以用素烧陶盆,因为通透性好,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保持根部凉爽。盆栽的土壤不需要太肥沃,由于紫瓶子草可以捕捉昆虫来吸收营养的,所以土壤可以用纯水苔(干燥的泥炭藓),或者泥炭和珍珠岩的1:1混合而成。
3、光照要求
紫瓶子草喜欢充足的光照,只要温度在30℃以下都可以接受阳光直射。一般在春秋季节,白天日照在加上昼夜温差,紫瓶子草会呈现绚丽的紫色。如果夏季温度高,超过了适宜温度,需要将紫瓶子草移到明亮的散射光处养护。
4、浇水要求
紫瓶子草在生长季节,花友需要保持每天浇水1次或者喷雾,保证环境高湿度,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浇水频次可以增加到每天2次,因为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的快。
5、施肥要求
紫瓶子草生长旺盛期,施肥可以每隔3~4周1次,可以采用喷施或淋施,亦可将稀释的液肥灌入捕虫囊中让其吸收。紫瓶子草施肥浓度一般以2000~5000倍为宜。
紫瓶子草实用价值
紫瓶子草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室内窗台、阳台或几案,异常新奇,十分有趣。也可在庭院内开辟长方形花槽,专门裁植色彩不一的瓶子草,争妍斗丽,别具一格。等到冬季休眠期间,需要停止给紫瓶子草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