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豆科植物。鸡血藤分布于中国华东、华南地区,缅甸东北部也有。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常绿木质藤本,无毛,新枝暗绿色,基部宿存有数枚三角状芽鳞。叶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单性同株花。聚合果近球形,8~9月采收。
鸡血藤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幼时呈灌木状。小叶纸质或近革质,异形,顶生的两侧对称,宽椭圆形、宽倒卵形至近圆形,长9-19厘米,宽5-14厘米,先端骤缩为短尾状,尖头钝,基部宽楔形,侧生的两侧不对称,与顶生小叶等大或稍狭,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近无毛或略被微毛,下面脉腋间常有髯毛;侧脉6-8对,微弯;小叶柄长5-8毫米,被微毛或无毛;小托叶钻状,长3-6毫米。
圆锥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顶端,长达50厘米,花序轴、花梗被黄褐色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线形,宿存;花萼短小,长3.5-4毫米,萼齿比萼管短2-3倍,下面3齿先端圆或略钝,长不及1毫米,上面2齿稍长,多少合生,外面密被黄褐色短柔毛,里面的毛银灰色,较长;花瓣白色,旗瓣扁圆形,长4-4.5毫米,宽5-5.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瓣柄长2-2.5毫米;翼瓣斜楔状长圆形,长3.5-4毫米,基部一侧具短尖耳垂,瓣柄长3-3.5毫米;龙骨瓣倒卵形,长约3毫米,基部一侧具短尖耳垂,瓣柄长3-3.5毫米;雄蕊内藏,花药球形,大小均一或几近均一;子房近无柄,下面被糙伏毛。荚果近镰形,长8-11厘米,密被棕色短绒毛,基部具长4-9毫米的果颈;种子扁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种皮紫褐色,薄而脆,光亮。花期6月,果期11-12月。
鸡血藤分布范围
密花豆为中国特产,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生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沟谷或灌丛中。
鸡血藤繁殖方法
通常,密花豆的育苗主要有扦插育苗和实生育苗,其中扦插育苗是最主要的育苗方式。2-5月份阶段是育苗时间,其中在3月份前期育苗最适宜,为了使得苗种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使得繁殖期减少,在扦插育苗时应当使用营养袋喷雾进行。
插条选取
通常在三四月份气温大概保持在15-25℃时间段进行扦插,此时间段雨水比较充沛,密花豆枝条萌动,比较容易存活。选择的枝条必须要使用超过一年生的,直径在1-2厘米半木质化的键壮无病害枝条作为插穗。收集的枝条应当放置在阴凉处,喷洒清水预防水分蒸发。
插穗处理与扦插
插穗剪取时,每插穗保留2-3个芽点,保持插穗长度15-20厘米,插穗直径1-2厘米间。枝条基部要斜剪呈60°,顶部剪平,以便区分头尾。基部剪口应距离芽点0.5-1.0厘米,顶端剪口距离最近芽点应在1.0-2.0厘米,剪切的插穗要及时淋水保湿或直接浸泡水中,扦插前放进浓度100毫克/升的ABT1生根粉溶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取出备用。扦插前一天将苗床浇透,然后用削尖的木棍与地面保持呈45°夹角在苗床按株行距15×15厘米扎孔。
鸡血藤的药理作用
1.扩张血管
药理研究显示,鸡血藤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而在补血活血方面有着一定的效果,临床上对于贫血的疾病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其扩张血管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起到降压和降脂的作用,对于整个血液循环系统都有好处。
2.增强免疫
研究表明,鸡血藤可提高机体中淋巴因子的活性,因而在抵抗外来病毒入侵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进而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3.抗癌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鸡血藤有抗噬菌体作用,对于某些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在抗癌方面其也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