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槟榔形态特征
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叶簇生于茎顶,长1.3-2米,羽片多数,两面无毛,狭长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4厘米,上部的羽片合生,顶端有不规则齿裂。
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轴粗壮压扁,分枝曲折,长25-30厘米,上部纤细,着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单生于分枝的基部;雄花小,无梗,通常单生,很少成对着生,萼片卵形,长不到1毫米,花瓣长圆形,长4-6毫米,雄蕊6枚,花丝短,退化雌蕊3枚,线形;雌花较大,萼片卵形,花瓣近圆形,长1.2-1.5厘米,退化雄蕊6枚,合生;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橙黄色,中果皮厚,纤维质。种子卵形,基部截平,胚乳嚼烂状,胚基生。花果期3-4月。
槟榔产地生境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槟榔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亚洲热带地区、东非及欧洲部分区域,太平洋地区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瓦努阿图以及密克罗尼西亚,零星分布在皮纳佩岛、美属马里亚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夏威夷群岛槟榔种植仅用作观赏。
槟榔生长习性
槟榔属温湿热型阳性植物,喜高温、雨量充沛湿润的气候环境。常见散生于低山谷底、岭脚、坡麓和平原溪边热带季雨林次生林间,也有成片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沟谷,山坎、疏林内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荒山旷野。
槟榔的好处和坏处
槟榔好处
1、槟榔中含有生du物碱、槟榔油、胆碱、儿茶素等多zhi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吃槟榔不仅dao能提神醒脑,还能起到防治青光眼、气滞等作用。
2、槟榔在医学界被称为“洗瘴丹”,是历代医学者常用的一种治病的药果,把槟榔咀嚼吃下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消食下气、祛痰导滞等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强肠道收缩能力、促进肠胃吸收,起到润肠通便、防治便秘等作用。
3、槟榔本身还具有祛湿驱寒以及利水理气的功效,因此体内有湿气的人可以把槟榔泡水饮用治疗。
4、槟榔具有驱虫作用,因此槟榔是临床当中常用的一种驱除绦虫的效果显著的中药。如果发生蛲虫、蛔虫或钩虫感染,用适量的槟榔煎水服用即可治好,也可以把槟榔与南瓜子、石榴根皮、牵牛子等药物配伍煎汁饮用,治疗效果会更好。
槟榔坏处:
1、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平时大量咀嚼槟榔子或者槟榔,会增大发生食道癌、咽喉癌和口腔癌等恶性疾病的几率,因为槟榔子具有破坏口腔粘膜的作用,可导致口腔黏膜组织纤维化。
并且有数据证实,大部分发生口腔癌症的患者都居住在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并且平时都有咀嚼槟榔的习惯。
2、因为槟榔当中含有大量槟榔碱,会让神经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虽然这是大众喜爱嚼槟榔的原因之一,但是经常吃槟榔,槟榔当中的汁液就会在口腔中积存,如没有做好卫生护理措施,长期下去就会导致牙齿变黑,甚至引起牙齿损伤。其次,槟榔残渣还可刺激胃壁引起胃黏膜炎、胃穿孔。
槟榔主要价值
营养
槟榔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槟榔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其中11种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药用
据药监部门透露,我国有225个药品含有槟榔。传统医学认为,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曾被用来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寄生虫感染。
由槟榔与乌药、人参、沉香组成的四磨汤主治“七情气逆,上气喘急,妨闷不食”,民间有在婴儿出生一周后服用四磨汤的传统,据说有利于孩子肠胃,以后不闹肚子。
经济
槟榔经济价值高,每公顷可种植1500-2000株左右。中国槟榔品种产量高,单株产量可达30kg左右,经济价值高。中国海南、台湾、湖南等地群众自古就有消费槟榔的习惯,是主要的咀嚼食品。仅加工产值就达3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万个.市场潜力大,随着科学技术的注入,深加工产品种类丰富,消费市场逐渐扩大,市场前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