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斗菜是一种生长在南方潮湿地区的植物,它的经济价值十分高,既能食用又能当做药用,每年的夏季,就可以采摘一些这种植物。那么它的作用主要是什么呢?让我们一块来长见识吧。
蜂斗菜的简介
药名:蜂斗菜
汉语拼音:fengdoucai。
英文名:rhizomeofJapaneseButterbu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asitesjaponicus(Sieb.EtZucc.)F.Schmidt[NardosmiajaponicaSieb.etZucc.]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祛瘀药。
科属分类:菊科。
别名:蛇头草、水钟流头、黑南瓜、野饭瓜、南瓜三七、野南瓜、野金瓜头、蜂斗叶、网丝皮。
性味:味苦;辛;性凉。
归经:归心、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或水煎含漱。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向阳山坡林下,溪谷旁潮湿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四川、贵州、湖北、陕西。
形态特征:蜂斗菜,多年生草本。花茎高10-20cm,中空,雌株花茎果期高达60cm,被白色茸毛或蛛丝状绵毛。根茎短粗,周围抽生横走的分枝,多少被白色茸毛或绵毛。叶基生,有长叶柄,长达23cm,初时表面有毛,叶片心形或肾形,于花后出现,长2.8-8.6cm,宽12-15cm,下面灰绿色,有蛛丝状毛,边缘有重锯齿。花雌雄异株;花茎从根部抽出,茎上互生鳞片状大苞片,有平形脉;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雌花花冠细丝状,白色;总苞片2层,近等长,长椭圆形,先端钝;雄花花冠筒状或两性,5齿裂,裂齿披针形,急尖,黄白色,不育。瘦果线形,光滑无毛,冠毛白色。花、果期4-5月。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蜂斗菜的根茎及全草。
采收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蜂斗菜鲜叶柄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镁等成分。此外,还含有蜂斗菜素、百里香酚甲醚、山柰酚、咖啡酸等成分。
蜂斗菜性凉,味苦、辛,具有解毒祛淤、消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扁桃体炎、痈肿疔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斗菜中所含的蜂斗菜素有解痉作用。所含的百里香酚甲醚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毒性低,对口腔、咽喉的消毒杀菌效果好,还能促进气管纤毛的运动,有利于气管黏液的分泌,易起祛痰作用,可用于治疗气管炎、百日咳等。
蜂斗菜含有丰富的咖啡酸,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还有抗病毒活性,对牛痘和腺病毒掏作用较强,其次为脊髓灰质炎1型和副流感B型病毒。咖啡酸还有抗蛇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等症。蜂斗菜所含山柰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可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
每年5-7月采集嫩叶,去掉叶片,焯水后可拌、炝、炒、做汤等。
脾胃虚寒、脘部冷痛、大便稀溏者忌用。
相关论述:
1、《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止痛,解毒祛瘀。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2、《江西草药》:“治扁桃体炎,痈肿疔毒。”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江西草药》
蜂斗菜的用途
临床运用
治疗毒蛇咬伤:先用针刺局部,然后取鲜蜂斗菜根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严重者再用蜂斗菜根捣汁生吃,或煎水内服。每日1次,连服2-3天。一般病例用药两天即消肿,体温、视力恢复正常,3-5天内痊愈。
蜂斗菜食用方法-泡水喝的功效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水煎含漱。
蜂斗菜选方
1、治扁桃体炎:蜂斗菜15g。水煎,频频含漱。
2、治痈疽疔毒:蜂斗菜(鲜)适量。加少许白糖,捣烂外敷。
蜂斗菜药用部位
为菊科植物蜂斗菜的根茎。
药理作用
蜂斗菜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弱的抗菌少性。从蜂斗菜中分离的蜂斗菜烯碱有强肝毒和致癌作用。从蜂斗菜中亦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抗变剂蜂斗菜酚,对紫外线引起的突变大肠村菌WP2B/rTrP-AD50为95mg/ml。蜂斗菜酚的生物活性在大豆油中存在。而蜂斗菜酚的一种异构体在剂量达300mg/ml时未出现任何药理效应。
烹调
蜂斗菜400g﹐泡的米1大勺﹐荏子1/4杯﹐日本对虾100g﹐水1杯﹐荏子油2大勺﹐红辣椒1个。
佐料﹕酱油1大勺﹐葱50g﹐捣好的蒜2小勺﹐香油1小勺
(1)在蜂斗菜茎上撒盐揉一揉。放在开水里煮后用凉水漂一漂﹐并剪尖端去皮﹐切成6~7cm长﹐用荏子油与日本对虾一起炒。
(2)把米和荏子泡在水里煮一会儿放葱﹑蒜﹑香油后以酱油或盐调味。切红辣椒放进去更好看。
蜂斗菜的养殖方法
通常繁殖都以根状茎当种秧栽植,秋末冬初的时期是最佳的栽种季节。选择较为粗壮的根茎种植,而且因为容易害病,所以必须慎选没有病虫害的根茎。
初时的栽种不宜过度施肥,因为那样容易生长过旺而导致抗病能力变差。一般大约在9月左右是施肥的时期,施肥的同时最好配合松土以及除草,肥量以氮肥和磷肥为主。气候干燥的地点需要注意适度的浇水,而梅雨季必须注意排水良好,以免根茎浸泡而腐烂。6月、7月后叶片会容易生长过盛,此时必须注意叶片过密导致无法通风或透光,需要适当的剪裁枯黄或是已受病的叶片。在雨季及夏季的时候需要注意褐斑病和萎缩性枯叶病的发生,如不适时处理,将影响全株甚至临株。同时,蚜虫会吸食茎叶的汁液,造成茎叶发黄,须适量喷洒药物防治。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爆炒蜂斗菜:
山蕗又名蛇头草、野南瓜、黑南瓜,为菊科植物蜂斗菜的根茎,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向阳山坡及林下,溪谷旁潮湿草丛中。山蕗内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并且有大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成分,是较理想的无公害蔬菜,山蕗性凉,味苦、辛,具有解毒祛淤、消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扁桃体炎、痈肿疔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
1.将新鲜的山蕗洗净,切断。干红辣椒切碎。
2.煮一锅开水,将切好的山蕗放入开水中,氽煮至变色。捞出,过凉水。
3.锅中放油,烧至七成热,倒入氽好的山蕗,再放入干辣椒。
4.翻炒片刻,加入适量盐,味精,葱花。再翻炒片刻,即可出锅装盘。
注意事项:
山蕗氽好要过凉水,那样口感才会好
山蕗小炒
食材:山蕗200g,油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葱末10g,蒜10g
1、清洗山蕗,并切段备用,2厘米左右即可;
2、锅内放少许食用油加热;
3、然后将切好的山蕗倒入锅中,翻炒;
4、翻炒3-5分钟,加入盐、味精、葱、蒜提味即可装盘。
凉拌山蕗
采取的是传统的制作方法,先水煮,后剥皮、切断,最后用精心调制的酱汤调味即可
食材:
- 山蕗 400g
- 泡的米 1大勺
- 荏子 1/4杯
- 日本 对虾 100g
- 水 1杯
- 荏子油 2大勺
- 红辣椒 1个
- 方法/步骤
- 1在蜂斗菜茎上撒盐揉一揉。放在开水里煮后用凉水漂一漂﹐并剪尖端去皮﹐切成6~7cm长﹐用荏子油与日本对虾一起炒。
- 2 把米和荏子泡在水里煮一会儿放葱﹑蒜﹑香油后以酱油或盐调味。切红辣椒放进去更好看。
山蕗原是生长在高山上的野菜,经人们采挖后移植到大田作人工栽培。山蕗内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并且有大量的维生素及矿质万分,是较理想的无公害蔬菜。该产品收割后,去叶剥皮杀菌装罐,加工后出口日本市场,在日本有较好的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