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以全草入药,为我国常用的中草药。从薄荷中提炼的薄荷油、薄荷脑是医药、食品、饮料、香料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重要出口物资。主产于我国江南地区,现在已全国性普遍引种栽培。
二、生长习性

薄荷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所生长的土壤宜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砂土为好,水量充足反而影响产量。薄荷适宜气温20~25℃,土地温度2~3℃时地下茎可发芽,嫩芽可耐一8℃的低温。
三、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主要以根茎繁殖为主,也可以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
①根茎繁殖
在每年的4月下旬或8月下旬,在大田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株,按行距20厘米x10厘米栽植。在初冬收割地上茎叶后,根茎留在原地作为种栽,每667㎡种栽可供大田移栽0.67~0.53公顷。
②移栽
在10月下旬至翌年早春尚未萌发之前进行。但根据栽培主产区反映,还是早春土壤解冻后栽种为妥,宜早不宜迟,早栽早发芽,生长发育期长,产量相应高。栽种时挖出根茎,以色白、粗壮、节间短、无病害的根茎作种栽,将种栽剪成7厘米~10厘米的段,在整理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开10厘米深沟,把种根每隔15厘米(株距),斜着摆入沟内,苫盖细土,踩实后浇水。每667㎡需用种栽100千克左右。也可以按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挖穴栽种。
③分株繁殖
在谷雨后,当薄荷的幼苗长至15厘米左右,这一时间段应尽快间苗补苗,间出的幼苗就可以分株移栽大田。
④扦插繁殖
清明节后,将地上的茎枝切一成10厘米长的插条,在前期整好的苗床上,按行株7厘米x3厘米进行扦插育苗,待到生根发芽后移栽到大田培育,这种办法易获得足够的幼苗。注意事项:薄荷将横走的根茎按一定长度或节数分若干小段,每段保留3~5个芽,利于出全苗。
2、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补苗
幼苗移栽成活之后首先要中耕除草,其目的是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损耗;防止病虫害蔓延,流通空气,加强保滴;早春中耕可提供地;可结合除蘖或切断一些浅根以控制植物生长。第一次中耕要浅,没有苗的地方抓紧补苗。第二次除草在封垄前完成。全年要进行5次锄草,保持田间无杂草。
②追肥
结合除草时应追肥。幼苗发育期以施尿素为主,利于薄荷迅速吹苗,全年应追施2~3次,亩施量每次10千克左右为宜。
③排灌水
7月份~8月份易发生干旱少雨、干燥天气情况,这期间应及时浇水抗旱保苗。每次收割后浇水,利于萌发新苗。梅雨季节及遇大雨后要及时排水。
④摘心打顶
5月份是薄荷生长旺季,及时摘心采摘掉顶芽,控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茎叶生长,利于增产增收。
3、病虫害防治

①薄荷锈病
5月份~7月份阴雨连绵或过于干旱少万水也易发此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橙黄色粉状物,到后期发病部位就会长出黑色粉末状物,造成叶片枯萎脱落,有的植株整株死亡。
防治办法:加强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用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对叶片进喷雾。
②斑枯病
又叫白星病,5月份~10月份发生,初期叶片上出现散生的灰褐色小形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卵圆形灰暗褐色病斑,中心灰白色呈白星状,上生有黑色小点。到最后发展成溃烂,导致茎秆破裂,植株死亡。
防治办法:初病期喷施多菌灵500倍液,每7天喷施1次,连续3次喷雾。
四、采收加工
1、釆收
从栽种到成熟,每年可收割2次。第一次于6月下旬~7月上旬,不能推迟到7月中旬。第二次在10月份上旬开花前收割。收割应选晴朗天气的中午前后,从地面以上将茎叶割下,留桩最大不超1厘米~3厘米,否则影响新苗生长发育。割回家后要立即摊开曝晒干,摊撒均匀。
2、加工
晒至七到八成干时,扎成小捆,捆与捆撑起来,晒至全干为止。然后就可以提炼薄荷油和薄荷脑。品相上好的应是98.9%干度、株茎叶全、叶色深绿、茎紫棕色或淡绿色、香气浓郁。
五、薄荷、油菜和玉米间作技术

中药材一般为单一种植。但因各地耕地资源有限,所提供农业种植的土地越来越少,这就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所以根据一些中药材品种具有前期生长缓慢、怕高温、怕阳光、耐荫蔽的特点,通过作物合理互补的竞争原理,以药粮间作推荐农民朋友。
1、合理安排播种期

油菜于9月下旬播种育苗,11月上旬移栽,翌年5月下旬收获;薄荷在11月上中旬播种,翌年3月上中旬出苗,7月下旬收头茬薄荷,10月下旬收二茬薄荷;玉米5月中旬育苗,6月上中旬移栽,9月上旬收获。
2、选用良种,合理密植
薄荷选用73-8、A-53、沪39等优良品种。播种行距为20~25厘米,667㎡播种种根130千克左右。确保基本苗5~6万/667㎡。油菜选用秦油2号品种,播种行距为1米,株距10~15厘米,5000~7000株/667㎡。玉米选用掖单13号等品种,播种大行距为1.5米,小行距为25~30厘米双行单株种植,株距14厘米,移栽4500株/667㎡左右。
六、市场分析

薄荷具有具散风热和清头目的功效。近几年收购价每千克3.5元左右。但是,种植有风险,希望农民朋友不要一拥而上,形成供大于求后伤害到自身利益。
另外,防止加工过程中造成中药材质量下降,在其过程需水洗的,要保证水源未被污染。需要熏制的某些药材,容易导致其中的砷含量高,因此要尽量少用此方法。